诗词名句 · 2023年1月9日 0

苏轼:洞仙歌

  《洞仙歌

  苏轼

  余七岁时,
  见眉州老尼,
  姓朱,忘其名,
  年九十岁。
  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
  一日大热,
  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
  作一词,
  朱具能记之。
  今四十年,
  朱已死久矣,
  人无知此词者,
  但记其首两句,
  暇日寻味,
  岂《洞仙歌》令乎?
  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度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赏析

  这是一首凭想象写就的夏日乘凉词。它描绘了蜀主与花蕊夫人月下纳凉的情景。上片记人物、环境之清凉。这位“冷美人”肌骨像冰玉般莹洁、温润,自然清凉不流汗。“水殿”是建在池水上的明殿,晚风吹来,丝丝暗香弥漫。绣帘撩开一角,月光一点照进来,如置身殿瑶台的清虚之境,无一毫尘俗气。下片写蜀主和花蕊夫人到屋外乘凉。牵着白净的玉手,起来漫步在寂静的庭院,时而可见稀疏的流星渡过银河岸。不知过了多久,一个人低声问了一句:“不知是夜里什么时候了?”这时夜已到三更,月光淡了,玉绳星随着低转。屈指掐算,秋天何时来到,不知不觉,时光一年年就这么暗暗地溜走了。全词为花蕊夫人摄一写真,摹景传情,借幽美之月夜境象烘托美人之神韵,抒情蕴理,升华为人生哲理之感慨,既旷逸又深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