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 2021年12月17日 0

十七岁的单车影评

  十七岁的单车影评(一)

  熙熙攘攘的街道很像曾经我下班要穿过的那条,运气不好要等很久的红灯,不知何时能再走一次。

  如果只是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话,眼中所有的城市都长得一个样子吧,在小贵的好友眼里,大城市里的人缺少人情味的那部分都被狡诈填满了,而大城市的女人更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像他这样连名字都被忽略的外来务工者数不胜数,像是不经意抓住超人斗篷被带上天,俯视过更大世界的璀璨后,便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存在,既不能抓住机会改变命运,也不愿回到家乡踏实务农。他和周迅扮演的保姆是同一类人,眼里看得见都市的繁华却看不见奋斗的可贵,艳羡嫉妒着城里人的高贵却惰于充实自己的内在,心气高志气短,徒有一颗做大梦的心。

  小贵的倔劲儿主要还是因为年轻,初来城市许多新鲜的事物令他目不暇接,但沉默寡言的他骨子里幻想的成分更多:自行车代表着他来城市获得的第一份礼物,代表着城市对他的肯定和包容,很有吉祥物的涵义。他对周迅扮演的保姆是有好感的,一如小坚对潇潇的感情,少年少女懵懂的爱情萌芽,小贵对自行车执着的一部分动力也有这份感情的功劳。虽然导演没有交代小贵的家庭背景,但相信都是淳朴的老实人,才能培养出小贵一身“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的犟脾气。只是他还不能完全理解天理和法制存在冲突的可能性,自行车被偷他就偷回来,这也是边缘人物的一个很典型的心理:丝毫不考虑别人的处境或死活。曾经柔软的心就是这样慢慢被磨得麻木坚硬,然后变成最普通最大众的人群。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通过努力得到了一辆自行车就招来如此多的不幸,未来又会拿走小贵的什么作为代价呢。

  小坚的个性与小贵完全相反:好面子、爱耍酷、同伴多、自私扯谎、自以为是。父亲的再婚和偏心让他的性格一天比一天暴戾,物质是他最大的痛处,也就成了他唯一证明尊严的标志。自行车对于他来说就是维系友谊和女友的唯一方法,他渴望的是表现欲和拥有的成就感,而非真正的友谊或者关心。潇潇最后选择的那个男孩不论是被痞性吸引、还是他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在小坚眼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女友的离开令他面子扫地。少年的无法无天凭的就是这股气,其实也是因为在他们心里或身外,什么都没有。当他和小贵因为自行车不打不成交后,在小贵身上他看到的是自己对生活幼稚的理解。小坚的朋友们皆是这类痞子少年,学会了古惑仔的行却不懂他们的义,在他们还不成熟的人生观里,成熟的标志仅停留在抽烟泡女人上。

  最后小贵和小坚被追杀的满胡同逃窜把我也绕晕了,像是蜘蛛网一样杂乱无章的胡同将这些小人物仅仅的缠绕其中,不幸的是,在这里我所看到的又是一次弱者互轧。他们丝毫不反抗这座城市的不公和冷漠,甚至取其糟粕去之精华的吸收这些负面情绪,等待着哪天的炎炎烈日烧焦他们最后一根流淌正能量的神经。尽管片中到处是打太极的悠闲老人,裹头巾的慈祥大妈,阳光柔和尘土微飘的民风胡同,也掩饰不了由内散发的现实恶寒。

  十七岁的单车影评(二)

  首先来说这影片的故事主线,它虽然很模糊,但是仍能看出来它在刻意的构造出一个自行车的得而失、失而复得、得而复失这样由三个情节点所形成的两段故事。在这两段故事中,都有一个关于自行车的相似结尾,一个是被偷一个是被砸。

  第一段故事,编剧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抄袭德西卡的那个《偷自行车的人》。它让一个乡下来的孩子小贵由于进入某快递公司而获得了一辆工作用的山地自行车,从而把一个自行车变成“饭碗”一样之于人的意义进行扩展放大,以获得故事中“此车被偷”所造成的发展张力。

  小贵丢车那段是整个电影最出彩的,特别是背景中那群跳舞的老头老太太、那个大鼓的鼓点。一开始只是表现这是一个乱嘈嘈的地方,等到小贵回来发现车丢了,背景中的节奏鲜明的大鼓点越来越响,却拉出个远景,小贵的紧张心理被表现的一览无余。

  对名作的抄袭也只持续了二十多分钟,《偷自行车的人》那个故事的情节在这个“被偷遭遇”的张力下叙述寻车的遭遇和艰难,以及因为这艰难加上生活的艰难所形成的逼迫,使丢车的人变成了一个偷车的人。但是这影片最后段演变成了青春剧了,除了想勾起观众的零零星星的青春回忆之外,主题也就变得轻飘飘的消失了意义,甚至连现实都抛弃了。特别是其中有很多形象失实不可信的地方。

  影片中的配角人物其作用只是为了成为故事中的一个环,所以全都空乏渗淡,即没有原型性,也都没有什么圆满的性格,连突出的个性都没有。小贵有个性,就是很“轴”,但是这个“轴”也几乎没有发展,即使说中间有点发展,那其实是一种妥协划出的一个弧。

  小贵乡下的朋友(大叔还是大哥)先是为了小贵第一次寻得车的巧合,后是与那个小保姆一起确保小贵在后面一段故事中出镜而设计的,他既是一个环又是一个转轴。小保姆的故事是一个充填物,用来填充小贵在后一段故事中的苍白部分(小坚的故事太冗长)。小坚的女朋友是为了引入大欢和大欢手下那个砸车人而设计的(她的行为最不可理解的,她喜欢小坚很突兀,喜欢大欢又比喜欢小坚更突兀,所以她只是作为一个招灾引祸的花瓶在影片中与观众见面,她在故事中只有几个动作几个台词和一笑一嗔一沉醉一无奈的几个表情,她的作用只是稍稍比周迅要强一些,但是也是形同道具)小坚的爸爸是一个转轴,他在故事中只负责使小贵和小坚之间的和解建立一个转折。小坚的妹妹则是对小坚的行为和他老爸的行为作一个和解,不过这小姑娘对小坚背诵的那一段和解词太文字化了。所以要是不是这样说而是直接传给小坚一张歪歪扭扭写着这些字的字条就更好了(当然这样就会使她没有了出镜的机会,她损失就大了)。这些人物全都空洞苍白,一点也不生动。

  还有一个让人难容忍的败笔之处就是对农村人的处理。首先说小贵,这个能看得懂北京地图的少年竟然从没刷过牙,没刷过牙就罢了,编剧还让那个农村光棍汉(大叔还是大哥)把自己刷了一半的牙刷递给小贵,而小贵还真的把那个牙刷就这样直接填到了自己的嘴里面,完全是一个“没吃过猪肉更没见过猪跑”的人)。这真是编剧对农村人的意淫。我不是说在农村不可能出现这种事,最少在这个能在北京混下来的农村孩子身上是不可能发生这种事的。农村人也象城里人一样不都是一个样。这情节本身也可有可无,但是这编剧为什么就非得这样来把它塞到影片中呢?

  然后再说那个农村大哥,他的形象就是呼呼噜噜吃面条,并且说:“要是我能在城里有那么大的房子住着,我就天天喝糖水,红糖的。”啊哈!他作为一个小食杂店的店主也就这么点出息。他的小店也就是那个水平,里面最好的也就是一箱一箱舍不得自己喝只能卖的红糖,再没有比它更好的!这水平太粗制滥造,如果说搞象征,那就是弄巧成拙,总之,编剧很弱。

  十七岁的单车影评(三)

  记得上大学电影赏析课的时候,上课老师用“无言”两字说出他看这部作品的感受。我当时就纳闷了。主要是以前就上过这老师的其他课,业余时间也和他交流过这方面话题,平常的他都能侃侃而谈,怎么现在就“无言以对”了?当时也就怀着这样纳闷心态问了这方面一个愚蠢问题,他沉思了几秒钟说,你还是看过电影在发表意见吧!当时心里还是很不服,至少也要给个理由先。谁知道,在我看完这部作品后,对自己刚从那般表现还是感到惭愧。最后,交期末影片观感的时候,我还是下定决心些这片观感,一是承认自己的无知,二是观后心态的释放。

  本来今天是懒得写东西,就是在某处看到有人讨论该片子,觉得好奇就前去看了下,也讨论了些,忽然想起大学里的一些破事,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那件。想想还是再写一篇,当时写的也比较随意,并没有深入阐述片中现象,现在想想还是完成这个心愿。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对一部片子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即使大趋势是一致的,表达重点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文字纯属凭着记性写的,本人记性就那样,大家讲究。

  《十七岁的单车》故事内容极为普通,视角锁定在北京大都市里打工的一个农村小伙,透过他的视角来阐述城里人对农村人的态度和看法,从中挖掘出可以讨论话题价值和社会问题,他想通过这个作品唤醒人们潜在意识,在不断撮合和磨合中逐渐改变对待异乡客和农村人的态度。王小帅拍摄这部电影全都来源于他的个人经历,那个农民小伙遭遇的问题有他身上的所以,那小帅城市小伙也有他身上另一处缩影,两个人,出身不同,为何会有如此不平等遭遇?这片充分展露地方人潜意识中所埋下排斥感和不平等地位。这是老祖宗烙下来的毛病,而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展露出来,并且发扬光大。

  农村小伙来趟大城市真不容易,找人不容易,处事不容易,办事更不容易。导演没有交代他找工作的经历,就从“土里土气”的影片开头就可以看到这点,他们的“土”带有浓重中国乡土味气息,和“大城市”的“城市”味道相背离。他的诚恳和踏实反映在工作上,他的“老实巴交”反映在与他人谈话上。说实在,对于这样一个农村小伙来说,工作和女人是他想的事情,只要有个铁饭碗,能为家里挣点钱,然后娶个媳妇儿回家过日子,这就是他们最幸福最有理想的生活。工作有了,单车也有了,媳妇儿还没,不过可以偷看,瞧瞧那眼睛直的,瞧瞧那老实样子,真是凝聚农村这块所有特有和气质的化身,并且还有那倔脾气,嘿!你还真说,这小子就是个代表。

  随之单车丢了,镜头转向一个生活在胡同里的小伙子,是他用了他老爸的几百元钱在二手市场上买了这辆“被盗自行车”(影片也没说是不是那辆,反正那倔小子就认定是)。这小伙子也很单纯,处在青春期的他只想完成自己的梦想,那就是能和哥们几个一起玩自行车,谈谈青春期恋曲什么的。然而,生活的残酷和困苦又是另一番天地,在家中受气的他一直都没得到父母的关爱,他用和哥们闲暇玩乐的时间打发这些苦恼,唯独是在他们中他有地位,有友情,把烦恼统统抛在脑后。再来点甜蜜的爱情,那可真是人间仙境,大家眼中崇拜的人物,竖起大拇指参赞的人物。这份虚荣心,在那段青涩日子中是最幸福的,也是最难忘的。

  两个不把干的人搅合在一起,用这辆单车来联系,这里可以看出导演技巧所在。而后面故事的发展,也是用单车作为桥梁,在你骑他抢之间展开故事内容,随着其他人物陆续参入,改变两人之间关系也随之变化,由瓜葛到好伙伴,这一切切都在慢慢改变。或许,这部电影就应该在这里打住,留下给我们美好的回忆,给这段艰苦的岁月画上灿烂一笔。

  只可惜,社会就是这么现实,后面发生的惨剧还是把这个话题抬了上来,弱者的无助和无奈在片中大有展露之地。比如:在农村小伙算账的时候,明明他自己算清了,反倒在那里就差个70元钱,不就是摊点小便宜,收了70元钱,你不明天一趟这片就撇清了吗?反倒对于他来说,一分分钱都是不易,特别是对于农村人来说,那是他们用血汗赚来的。看到先前他自己写第一个“正”字的一话时候,来回多次的涂抹也袒露出他工作不容易。还有在进澡堂那段,完全是农村人不懂事,不上道,一个“张先生”就稀里糊涂弄了一次澡,出来对质时,店员态度、老板语气、门卫拦下,都是正常举动,发生在这里,总觉得不是个滋味。随后单车被偷,更是给倒霉的他增添一些悲剧色彩。随后遭遇都反映出城里人对农村人的一种藐视和态度。这些看似生活常态,但寸里行间都看出他们的不公和可怜态势,他们没有为自己伸张权利的能力,他们只有继续工作糊口养家。

  其实,这里有人就问了,他干嘛执着于那辆自行车呢?这里我自己有些感触。这辆自行车是他第一份工作所换来的物品,就像我们过生日得到礼物那样兴奋。但对他而言,这可能是第一份礼物。我们在过生日时候,常常对第一份礼物尤为重视,把很多东西都寄托在这上面。特别是他,他会把某种特别感情融入自行车中。(www.haocihaoju.cn)他寄托着工作,也寄托着希望。因为有了这辆车,他才能工作,才能有钱赚,才能混饭吃,才能继续生活。没了这辆车,也就少了生活的动力,不仅仅是工作失去,连人生目标都失去了。这也就理解为什么发现车后他又找回了原先动力,为什么在寻找时候还会偷辆非常相似的单车,这仅仅是他求碗饭吃,过日子糊口的唯一希望。对于他来说,找其他工作可以,却少了骑在单车上拉风的感觉,少了这段成长岁月的滋味,而且他还要面对更加严峻的找工作旅程,说不定还找不到这样的工作,对于这个手无寸铁,也无什么亲人的他来说,唯有找到才是最大的目的,他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辆单车上。

  单车对他来说是工作和生存希望,有了这个他就可以继续干下去,然后娶个类似周迅饰演那个保姆一样的女人回家过日子,很简单也很幸福的梦想。他为了这个梦想也复出了很多代价,包括他被人殴打好几次,随后签订“合作协议”等等。他一直都处于弱势,他受到的不公并没有在社会中引起多少注意,他还是和以前一样工作生活,渐渐潜入北京人海的自行车中。

  片中插入失恋这一环节只是给最后的悲剧性色彩增加一些驱动作用,随之的挨砖头则成了悲剧的最大导火索。在两拨人马汇聚在一个死胡同那刻,惨剧也就随之成立。在两人受惊屈辱挨打后,自行车的变形则成了影片最为惨痛的象征品。这是男孩在北京打工这段日子的心血,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就变成这个样子。自行车能修好,但人心却始终不会符合,这样的伤痛会伴随他一辈子,直至死去。片子结尾的蒙太奇效果使用非常出色,配上哀悼音乐,仿佛他的失落和绝望在此刻展现,随着伴随这变化和成熟也在他哀思的面容里看到一丁点,随后消失的定格也给人沉痛思考。

  有人说,中国人太容易被感动,泪点太低,特别容易被煽动,这样事件还有很多,大大小小地方都有,已是“中国特色社会现象”。确实,人心麻木已成定局,我们不是不想帮,而是帮不起,外加众多错综复杂条件和能力限制,很多人都是有心无力使不上劲。我们必须要坦然面对这些现实,用多种方式唤醒沉睡已久的热心,不然,人心已死,社会已亡,我们苟延残喘生活也是毫无价值。社会的冰冷不止在于环境,还在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