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 2021年12月17日 0

罗马假日影评

  罗马假日影评(一)

  当奥黛丽·赫本出现在银幕上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她要一直美丽下去。五十多年过去了,她依然以最清丽,最优雅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她的超凡脱俗成就了[罗马假日]。这样说或许对影片的其他主创有些不公平,不过如果不是因爲奥黛丽·赫本,或许[罗马假日]远无法达到现在的高度。

  在异国他乡,一对男女相遇了,只不过那个女人是公主,而男人则是心怀鬼胎的记者。很俗套的故事,演员的表演也很青涩,尤其是赫本,总是有点夸张,还带着些许笨拙,演技稚嫩得很。可是这些都不是问题,赫本用她的灵动和魅力使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显得微不足道。如此的赫本,和高大英俊的格里高利·派克站在一起,相得益彰,美丽的人儿总是要有“白马”来配的。

  影片一直在一派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导演也安排了一些有趣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像是刚开始公主会见使节时弄掉了鞋子,这一细节表现出了公主的单纯可爱与不愿受到束缚向往自由。後来晚上女伯爵送上饼乾和牛奶,从两人的对话中可以得知每晚睡前都如此一成不变,这与最後公主重新回去之後用坚定且不容置疑的口气拒绝了女伯爵送上的牛奶与饼乾形成了对比,显示出了皇族的陈旧刻板,也显示出了公主经过了罗马一日游与短暂的爱情之後的成长。还有记者对上司编的谎话,和自己带回家的女孩争床,理发师不忍剪掉安雅美丽的长发,卖花人免费送了安雅一枝花等等,都显示出记者的滑头和公主的惹人喜爱。

  舞会是全片的高潮,英雄救美之後,两个人终于堕入情网,就在这一切都将发展成一出完满的爱情故事时,国家大义占了首位。公主最终还是决定回到那个鸟笼,回去自己该去的地方。两个有情人就这样分开了。尽管有不舍,可是公主还是毅然决然的离开心爱的男人,在路口转身走,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要男人目送她离开。他不知道该怎样道别,她说不出话来,於是他们接吻,最後一个吻。

  公主终于由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女人,一个真正的公主。会见各国记者时执意与记者握手,这是她最後的任性。那个可爱的一直被捉弄的摄影师最後也善良的把照片送给了公主,那些照片或许会成爲公主一生中最重要的纪念。最後,两个人只能礼貌的握手,眼神交汇,里面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

  公主离开了她最爱的城市,罗马,只剩下记者一个人在大厅里落寞的身形。

  可惜,他没有一个带厨房的房子。

  罗马假日影评(二)

  是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人们都陷入了三角恋的抉择中呢?不然,《倩女幽魂》凄美的爱情也不会被整蛊成那小三插足的狗血。而高圆圆也不至于在吴彦祖与古天乐之间举棋不定。我知道,新时代的我们选择多、诱惑多,就连电影院里关于两个人的邂逅与缘分都很少。你看,那宁采曾的一回眸硬是将燕赤霞与聂小倩生离死别的眼泪憋了回去。我更怀疑,要不是吴彦祖当时就在高圆圆的身边,她一定会再次投向“贱男”的怀抱。

  这些电影是好看。但是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www.haocihaoju.cn)是如《恋恋笔记本》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荡气回肠?还是若《返老还童》般“君老我未生,我老君已幼”的无限惆怅?似乎,电影为我们营造的不只是浪漫的梦境,还有那种接地气的代入感。否则,电影结束了,我们的梦也破了。这简直比给我们一个不那么完美的结局还要残忍。

  韶华依稀,再回到1953年那个如梦的岁月。

  公主与平民的爱情,对于自称摩登的现代人而言,是很俗套。但是,那样久远的时间,那般黑白的画面,如此温婉可人的奥黛丽·赫本,还有英俊潇洒的格里高利·派克,这一切都是不落窠臼的理由。

  大概,爱电影的你早已将《罗马假日》的每一句值得体味的台词都熟记于心。每次谈起电影的点点滴滴,你的嘴角亦都会泛起赞美的笑意。而在这个没有真正的大师的年代,我们越是渴望经典,我们就越会缅怀《罗马假日》的118分钟。仿佛,这二十四小时里邂逅的爱情,只为等待最后那彼此相忘于江湖的无言祝福。

  有时候,我会偷偷设想,如果换做二十一世纪的新生代导演们来拍这样一个故事,会不会又是大团圆的美满呢?幸而,我的脑海里定格的画面永远都是他们饱含深情的凝望,还有那空荡荡的大厅里派克依依不舍的转身。就在“theend”赫然出现于屏幕上的时候,心头亦回荡着《梦一场》的旋律。这种哀而不伤的涟漪竟将我近日看片不畅快的心情治愈。

  好吧。请不要介意我这如此吐槽的文字,只为《罗马假日》这几十年的永恒与流传,还有自己心中那样念念不忘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