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 2021年12月17日 0

普罗米修斯影评

  普罗米修斯影评(一)

  人在做某些自己期盼已久的事情前,都会用一些小的形式,来表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古人祭祀前要焚香沐浴,香港人开公司前要拜关公切烤乳猪,《低俗小说》的杀手开枪前会读圣经,我在看《普罗米修斯》之前,用一个没有打扰的时间,完整回顾了《异形》系列全4集和异形外传《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的全2集。这样的准备花了一些时间,但我知道,这部电影值得这样的等待。

  我等它,已经等了20年。从1992年的某天从家乡小县城的一个录像馆出来后,那个椭圆脑袋,流着口水的“大蛇”就经常在我的噩梦里出现。至今我都记得看到异形破肚而出的震撼,那是一种基因层面的恐惧。

  但其实《普罗米修斯》,和《异形》系列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者说,解答《异形》系列留下的悬念和疑问,并不是导演莱德利·斯科特的目标。相反,他这次制造了一个更大的悬念。在《银翼杀手》、《角斗士》和《浮生一日》之后,一次又一次自我突破的莱德利,应该不只是满足于讲述一个单独的、完美的故事,而是要像那些屈指可数的科幻领域的天才们做的那样,创造一个自成体系的、精致的世界。这应该才是《普罗米修斯》的真实目标。这个以希腊神话中盗火者为名的故事,实际上才刚刚开始。

  如果《异形》只是一部普通的未来人类与外星人作战求生的科幻电影,那么它绝对不会获得现在这么高的影史地位。让《异形》系列散发出另类的持久魅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H·R·吉格尔的经典概念设计,比如源自西方哲学体系的“他人即地狱”的观念,但其中特别明显的,应该是整个系列中的宗教因素。

  《异形1》中那艘像是大教堂般的采矿船,异世界的太空骑士(SpaceJokey)遗骸(就是《普罗米修斯》中最后启动飞船的那个“工程师”),一群船员仿佛最后晚餐那样安详地吃着饭,突然被异形寄生的船员痛苦地倒在桌上,异形幼虫破肚而出。重看《异形1》时我不停感慨:这群创作者是有多么牛逼,才能在30多年前拍出这样的场景和桥段?

  《异形3》同样具有宗教气质,而执导的导演大卫·芬奇后面自己拍了部同样与宗教有关的《七宗罪》,万事万物亦有联系。

  《普罗米修斯》中,宗教的探索与救赎贯穿全片。幸存的女博士肖恩并不能生育,但却无意中成为章鱼异形的降生者。她有信仰寻找自己的造物主,但却因为生化人大卫的影响(大卫说,人类创造他,是因为他们能),开始质疑造物主的最初目的。且不用说这部电影背后的主线,是关于人类如何探求自己的起源的。

  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三体》里的一段描述,童年末期的人类文明,一直想要寻找外星的文明,他就像是一个孩子,在黑暗森林里点起了一堆火,呼喊着试图找到自己的伙伴。当知道这个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则时,他立即踩灭了火堆,蜷着身子躲进黑暗,瑟瑟发抖。

  原先,我以为看《普罗米修斯》时会有强烈的宿命感:大凡前传都会有这样的观影感觉。因为最终的结局其实你已知道,而在观影时,你会看着主角自觉或是不自觉地与命运抗争,最终仍然滑向命运的深渊。这种感觉也会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比如在看《星战前传3》时,最让我激动的情节就是阿那金最后戴上黑武士呼吸面具的那一刻,因为我知道,这个面具对于他和观众来说,一戴就是二十多年。

  但《普罗米修斯》并不是一部想要圆《异形1》的场的电影,它反而揭露了一个更宏大的世界,一个更加冷酷的世界。我虽然不知道《普罗米修斯》的续集会如何发展,但可以知道,《普罗米修斯》的世界,将是一个严格遵循物理和生物规律,贯彻着宇宙精致却冷酷平衡法则的世界。这个有着外星文明的世界绝不会像《阿凡达》那样,帅哥骑着帅龙一腔热血就可以拯救世界。相反,甚至是拥有能力创造世界的造物者,也不得不面对更加强大的法则。这个世界不浪漫,不感性,却会有着一种冷静到冷酷的迷人魅力。对了,就像《太空漫游》和《三体》中营造的那种世界。

  《异形1》带来的恐惧,源自每个人内心的“他人即地狱”的意识——其实片名“Alien”也是多种含义(在片中的异形,按照维基的注释,学名叫Xenomorph)。而对于真正看懂了《普罗米修斯》的人来说,这是一部有着商业的外壳,却沉重得近乎绝望的片子。但你明白了那种绝对无法超越的“法则”甚至连造物主都无法改变时,很难不感到绝望。幸好,这部电影有着商业大片的躯壳,虽然其内核是那么尖锐。其实这部电影本身也像是一只异形:在商业大片的温良躯壳下,却会有着残酷主题的异形穿透而出,带来绝望的震撼。

  这是一部质疑上帝和造物主的电影,而莱德利就像是一位计算中的上帝,努力营造出一个充满疑团,却让人值得信服的片子。甚至也许,最终直到继集和系列都拍完,很多疑团都不会得到解释,因为根本就没有答案,就像话剧《等待戈多》那样。而本片那真实且完美的特效,堪称目前好莱坞的最高水准(上一个高峰是《阿凡达》)。最后我只希望莱德利能够身体健康,完美地带给我们《普罗米修斯》的续集,让我们继续看到肖博士和大卫的冒险。

  普罗米修斯影评(二)

  有一尊神,与人亦师亦友,他教化人类,用心良苦,凡人所求,无不尽力而为。他藐视神主,窃取火种,照亮人间。他就是普罗米修斯。神主宙斯无法忍受同类如此堕落与“人”平起平坐,破坏造物主与被造者本应保持的气氛和距离,便将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脉的岩石上,令其饱受磨难。就这样,普罗米修斯在西方人眼中凝固成了一种品质:成全他人,牺牲自己。

  神想树立威严,但人类远远没有神想的那般“安分”,年,“普罗米修斯勘探舰”登陆神秘星球,开始了寻“神”之旅,这是一段“合理”却违背“规则”的旅程。没有人会否定人类对“造物主”的好奇和为之义无反顾的决心。可这段旅程又实实在在的超越了“神”的谕旨,做出与神抗拒、甚至谋求对话的“出轨”行为。

  违背规则就要接受惩罚。意料之中,普罗米修斯舰寻“神”未果,舰员相继毙命,舰长在最后一刻也与“敌人”共赴黄泉。这种结果,或许是“人类对造物主求索冲动”最好的诠释。而另一方面,普罗米修斯舰“弃小我保大家”的壮举,也让“普罗米修斯精神”实至名归了。

  我们的神,也许未曾想过:在浩瀚的宇宙中,在弹丸之地,一天,一群生灵开着他们造出的舰船,飞离地球,前来对话。

  神不经意的疏忽,却让人类从诞生那刻便背负了一个课题:是谁为我们创造了水、空气、食物……以至生命?

  祖先们陷入思考,他们开始关注头顶上方,开始仰望日月,却无法洞悉日月背后深邃的太空。渐渐的,祖先流露出对宇宙的极度好奇和无上崇敬,最终,竟养成了“仰望”的姿态,奈何无法触摸到太空,经过一番冥思苦想的洗礼,祖先们又开始确信“造物主”像人一样隐藏在天底下某一个角落。于是,祖先们逐日、渡海,历尽千难万险,只为在天的尽头,海的尽头找到我们的造物主。很可惜的是,他们却不肯低下头,仔细看看手中的木棒、利器,和那圈中驯养的野狼、鹿羊,承认自己就是神。

  现在,我们知道了地球是圆的,神似乎也不在地球上常驻,想知道答案,我们很有必要向太空乃至外太空探索。这时,我们回望一下祖先,他们都做了什么:祖先们先是自己提出了问题,然后开始去寻找答案,在这颗并不太大的球体上横冲直撞、交织缠绕,会不会让人觉着有点悲哀的味道?但是,这“悲哀”的背面,是人类越来愈清晰的思路。就像《普罗米修斯》里绚丽的红外探测绘图仪一样,它无孔不入,无隙不过,非常漂亮的绘制了“地下宫殿”全息影像。祖先们何尝不是如此,他们无所畏惧、无所不往,在并不短的时间里,穿山入林、凿地潜水,终于将地球“看”的越来越清,“构建”的越来越完整。

  当地球被熟知的再也无法藏匿“神”的踪迹,而人类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就是“神”,我们只好飞离地球,一厢情愿的以为这是“神意”。

  事实上,对于神的追寻和本源的探究,人类还以另一种姿态呈现——寻求肉体的长生不老——这种终极幻想和探索活动一直在东西方“文明世界”中上演。而我们强调“文明世界”,是因为,在看似食腐不化的野蛮世界中,是不存在这种“永生”的幻想的。这种幻想专属于人类金字塔顶端——那些有着至高权力和绝对财富的人。只有他们不能像人类中的“智者”和“无力者”那般平静的接受“生命终于死亡”。“怕死者”不以为然,但在“智者”眼中,那些惊恐死亡的人是因为对贪婪的执着,在“无力者”眼里,则源于享用社会资源的优先权。

  这个渴求永生的“精英群体”,着实影响人类的步伐,或阻碍或推进。为了说明这一点,《普罗米修斯》精心安排了骗局:当神学家因为能够目睹“真神”容颜而兴奋,当地质学家因为能够采到外空地质样本而开心,当舰长因为能够驾驭和保卫普罗米修斯号而倍感骄傲时——支撑整个远航计划的“财团巨佬”出现了,他似乎比任何人更加有求于“神”,他的目的单纯而粗俗——求“生”——实在大煞风景。可是,求生乃生命的本能,他有错么?就像本剧重要人物伊丽莎白。萧,当她发现怀了鬼胎危急生命时,她的求生意志被彻底激发了,连机器人都惊叹不已。伊丽莎白。萧和财团巨佬有本质区别么?都是为了活下去,无外乎一个自救,一个求救。

  很讽刺,财团巨佬最终因“希望”而客死他乡。看来神并没有把他当成贵客。但愿他临死前明白了女儿的劝告:死亡是自然法则,谁也无法改变。

  既然人不能永生,一部分人便移情别恋,寄情于机器人。机器人就能永生么?《普罗米修斯》尝试着回答了我们:机器人大卫,一度自感优越于人而想凌驾于人。尽管它遵循了机器人法则听从造物主(财团巨佬)的指令,但傲慢使让它在善恶之间摇摆不定,更甚想操控全局。直到它被巨人扭断了脖颈,身首异处,当造它的“神”也不幸毙命的时候,它第一次感觉到害怕,那种“通过学习经验便可获得真实感受”的优秀特质,在这一刻,让其产生了恐惧感。这是机器人的骄傲还是耻辱?它终于意识到自身并不完美,离开了“神”(商业巨佬)的操控,它——机器人——一样无法永生。由此,不难看到,那些企图与神平等对话、与神交易的冲动,最终都加速了探求者的灭亡。

  然而,人类的灵动往往表现的执拗:只要不是亲眼所见,就会继续义无反顾。

  所以,当普罗米修斯号舰毁人亡之后,伊丽莎白。萧却背着肢体破碎的大卫,驾敌之舰,载着“普罗米修斯号”的使命继续前行。

  茫茫宇宙,没有哪个“神”会留意人类在这前行中做出了多少牺牲,何况是主动牺牲。但是,当舰长坚定捍卫家园的信念,自求殒命的一刻,他的牺牲又是那么恰到好处、死得其所。这个时候,对西方英雄主义报以鄙夷的冷眼看客,还会说什么呢!

  《普罗米修斯》把我们的窥探欲望带到了深邃的太空,好像我们离“神”越来越近。又有没有可能是越来越远呢?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找到了造物主,我们将理所当然先问:为什么造我们?

  神会怎样回答呢?

  神说:“因为我们能。”人类会怎样想?原来我们在神眼里并没有那么重要,会不会感到失落?当然,这还算较好的情况,毕竟神认领了我们。

  如果神反问我们:“你们怎么跑这来了?”面对神并没有要认领的意思,我们还会淡定么?我们是要哭喊着求她认领,还是自讨没趣的离开。那个时候,我们会不会质疑存在的理由。如果我们发现自己不过是神手中玩物的时候,我们还有延续下去的必要么?

  如果神看了看我们,发现我们违背了造物主造我们的初衷,甚至威胁到宇宙规则的维系。神直接举拳挥来,我们会不会因为自寻死路而感到后悔……

  可惜,纵然是忐忑,在听到回答之前,人类还是毫无畏惧之心,热衷于先寻觅到神的踪迹。

  好吧,我们期待着《普罗米修斯》能够再次着陆,遥祝她能找到我们的“造物主”,希望她与他能有一场心平气和的正式对话。

  不管怎样,有个答案也好。我们不想成为“造物主”在地球上培育的试验品,更不想承认我们是一群无所事事的猴子,在无意中沾染了外星人的DNA而演化,最不想的就是一群被“造物主”创造、遗忘、丢弃的生灵。

  普罗米修斯影评(三)

  关于异形电影,已经有不少电影大虾们在网络上贡献了很多盘点总结,从异形的文化起源,到关于电影中出现过的各类异形品种,对异形知识进行科普归纳,妙趣横生。(www.haocihaoju.cn)今年的这部《普罗米修斯》是正宗《异形》电影系列第五弹,又名《异形前传》,故事重新回归到了1979年的《异形》,斯科特先生22年后重拾此话题,将异形之缘起再次以新视角搬上大银幕,确实令全球的异形迷们振奋不已,而我个人也比较偏好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又将何去何从”这一类型的科幻电影,宇宙无穷之大,想象力取代了一切判断,你,有信仰吗?

  异形鼻祖丹。欧班农在原著小说中描绘的“人类在太空中孤独无助”的故事被斯科特在1979年第一次以电影的形式展示给世人,影片已是无可复制的经典,今年的《普罗米修斯》则在欧班农原著故事的基础上,由美剧《迷失》的著名编剧达蒙。林德洛夫对故事重新进行再创作,《异形》故事背后一个更大的故事格局被建立了起来,以往的四部《异形》中反复提到的“公司”真面目也在《普罗米修斯》中得到大曝光。绕了20多年圈圈的《异形》秘密被一点点拨开云雾,影片中人类之起源直接推翻了达尔文的猴子自然进化论:我们地球人是一群比我们高级和完美的生物(影片中个头高大的“工程师”)直接创造出来滴。

  虽然人类社会发展变化了上万年,科技进步服务了人类生活,改造了世界,但千万年来,人的本性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进化,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将陷入巨大困境,而当面对比我们更完美的生物时,我们又显得不堪一击。当年欧班农原著故事里要反映的思潮就是这个东西,在这样的思潮影响下,《异形》的科幻故事孕育而生。而《普罗米修斯》则更具体地表达了“人类是上帝遗弃的孤儿”一说,既然上帝对有缺陷的地球人早已失望,作为人类自己,我们只能积极自救。

  于是在影片结尾我们看到,女主角“伊丽莎白”决定带上机器人一起飞往“造人工程师们”所在星球讨个公道:“他们创造了我们,然后他们又想杀死我们,我有权知道这是为什么”,对于女主角的这一行为动机,用程序制造出来的机器人认为这样做毫无意义,认为这个答案并不重要,而女主角则以“这就是机器人和我们人类不同之处”作为回敬,影片在经历浓重悲观主义色彩渲染之后,最终还是表达了积极的一面,编剧和导演对我们人类自己依旧保留有希望之光。

  说到电影本身,从其诞生至今,很多导演认为他们已经用尽了所有能用到的拍摄方法,幸而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技术的革新,文字描述的情景可以通过CG特效、3D技术来完美呈现,《普罗米修斯》中营造的神秘异星场景非常出色,视觉冲击力十足,作为一部科幻电影的前传,它的故事任务算是基本合格,包括异形原体的诞生过程也做了交待。但这个前传故事有故意宰成几截分期拍摄上映的嫌疑的,毕竟,在如今全球化的电影市场下,拍电影这件事比过去任何时候的商业利益诉求都要浓重许多。

  在有限的故事框架内,斯科特的电影功力虽发挥受限,但其在控制表演,故事节奏转换衔接和整体感觉的把握方面还是做得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