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 2021年12月17日 0

猜火车影评

  猜火车影评(一)

  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对所有人都如此。除非你两脚一蹬,那么恭喜你,你终于可以永远的安静了。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样做是社会不允许的。每个城市都像是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源源不断的制造出一批又一批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各种零件。于是每个现代国家都会不停的更新换代自己的零件,以维持他的正常运转。只要世界不灭,这个过程就会永远的重复下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半成品、残缺品甚至废品,这是任何主流社会所不能容忍的,他们会再次被填塞到机器之中,重新变为正常的零件。可是,总会有些人冥顽不灵,总也变不成正品,那么等待他的不是被遗弃,就是经历过无数次熔炼后最终低头屈服,成为维持这个世界正常运转的一颗微尘。

  马克最终屈服了,他无法抵抗来自父母来自社会给他的精神暗示,带着叛徒与不忠的烙印,走入了光明世界。

  这就像我们现在经常说的,都这么大了,谁还没事去打架闹事,那都是年轻人干的事。是阿,谁还没有那段岁月,就算是再好的学生,你也总看到过吧。偷家里的钱买烟抽、欺负低年级的同学甚至勒索以供自己逍遥、偷自行链锁做武器、三天五头的聚众打架。与片中的年轻人们所做的事情相比,我们显得层次很低,但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吧。可是,你总不能这样一辈子。于是,开始好好学习或者当兵或者找别的出路。若干年后,我们的后代也会走上这样的路,在叛逆和好孩子之间,做出选择。

  猜火车影评(二)

  很久很久,没有动笔写东西了。因为忙,因为不愿写,因为没有东西写,但还是迫着自己来写这篇影评,先写些废话吧。

  从三年级开始写作文直到高考终止。记得高三时朱大爷说,你按着这个模式来,考个三位数应该问题不大,最后按着标准的框框写了个自己都感到恶心的议论文,那年的题目叫《拒绝平庸》,好个拒绝平庸,我不敢拒绝,只剩平庸了。最后考了92,160的卷子。大学再也没有语文课了,我才隐隐感到语言的匮乏,从外及里的匮乏。我想写点东西,不再有人教你如何开头,如何结尾。选择影评,我也暗暗觉得可笑,一个连《泰坦尼克号》都没看过的人,能对电影有多大话语权?大学之前,几乎没有电影,只是盐城二台放过一些港片,非黄即暴。不认识多少好莱坞巨星,也记不得导演们长长的名字,我接触很少的文学,逻辑性也差,所以下面写的东西,想到哪就写到哪,完全凭自己的印象了,记不得台词也不懂摄影技巧,只做个人消遣罢了。

  这部片子的导演拍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也是伦敦奥运会的导演。主角伊万曾在《天鹅绒金矿》饰演那个脱光裤子唱车库摇滚的地下摇滚者。电影一开始就是伊万在狂奔,旁白就是一串的选择,选择工作,选择生活,选择婚姻,选择房贷,选择,选择,我觉得这部片子不是关乎毒品,不是关于青春,而是选择!每天我们都在做着选择,而人生总有一个最重要的选择,不是大学的选择,不是工作,不是婚姻,而是“人”那一撇一捺的选择。伊万最后选择拿走那笔钱,依旧是狂奔,他自言自语“嘿,我就是个坏胚子”,我说不,他选择去做一个“好胚子”,他选择逃离,逃离那些给他毒品的朋友,逃离那些在夜店里的人。

  整个电影里最精彩的部分,一个是开头的“选择”,一个就是伊万在戒毒里出现的乱像,他之前戒过毒,他的朋友也戒过毒,但都失败了,很大的程度上,他们的骨子里就没敢想“我真的戒的了吗”,没有!有一个巨大的黑影压在他们的头皮上,让他们认为“嘿,我就是个坏胚子”,就像我们的同学一样,曾经愤愤的删掉游戏,删掉毛片,最后“戒了吗”,让答案在风中消逝罢。但奇迹般的,伊万戒了,在那个封闭令人窒息的小房间里,毒品,没有父亲的婴儿,那个白痴般的朋友,在向他逼近,他抓狂,他歇斯底里,没有用,这些丑恶的东西逼着他必须做个选择!是毒还是不毒?是继续颓废还是迎接阳光?是生存还是毁灭?幸运的是,伊万选择生存,他老老实实的去证券公司上班,是啊,他选择活着,我们每个人都得选择活着,因为自从你呱呱落地的一刻,你就不再只是你自己的,你是为人子,将为人夫,为人父,为人知己,活着是责任!太多人的想要做伟人,做大事,想去改变世界,但正如《天鹅绒金矿》里伊万所说,我们想要改变世界,最后改变的只有自己。正如这部片子所说,世界在变,音乐在变,人也在变。你有怎样的选择?你选择如何改变?当伊万拿了钱,狂奔的时候,我看到了阳光,就像肖申克从下水道里钻出来一样,我看到了希望。

  也许你曾经想改变世界,改变所有你认为不对的东西,但人生苦短,人生来不是为了改革社会,是为了活着,像一个人,只是一个人一样活着。就像那个和伊万发生一夜情的那个女郎一样,她晚上是夜店女郎,白天又是学生妹,游刃有余,当然我们不该像她那样生活,但我想说的是,你该懂得如何生存,不要像愤青一样不要命,不要像市井那样平庸低俗,可以接受平凡,但要拒绝平庸。

  好了,废话太多,我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公选课要下课了。很多事情,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我们说不出,我们只愿做沉默的大多数,沉默就是死亡!今天之后,我会写些东西,关于电影,关于文学,关于音乐,也许是一知半解,但我会选择去写,因为这是我的观点,不是同学的观点,不是报纸的观点,不是其他影评人的观点。今天写这篇影评之前,其实我已经看过很多人观点,所以其实很多东西已经不是我的了,今后再写,我会在懂了后第一时间写,再去看别人的观点。是的,你需要自己的东西,年轻人太容易模仿与崇拜,我之前看加藤嘉一,看李阳,看郎咸平,看完以后就成为他想法的奴隶了,我们太需要独立的思考。

  猜火车影评(三)

  说实在话,《猜火车》并不是一部我拿得起来的作品,这也是在看完之后就将它搁置了如此之久的原因。我并不是一个热爱电影到一部片子可以看很多遍都乐此不疲的人的——除非没看懂,比如《疯狂的石头》——再加上无论网络论坛还是传统纸媒杂志上对于这部所谓“青春残酷物语”铺天盖地的各类评论都使我断定对它再做任何言述都不会增加人们哪怕是那么一点点的认识。

  其实开始我一直以为这又是一部盖瑞奇的作品——都是四五个损友都有一堆巨衰无比的事情,甚至他们的形式风格语言乃至主演的外形有着某种的形似——可是后来有朋友跟我说:英国人都长那样。不过我仍然执著的认为,可以把它和《两杆老烟枪》、《Snatch》以及《低俗小说》放在一起来看待。

  电影以一段牛鼻哄哄而今已被无数次引用的chose作为开场白,直接地提出了一个生存状态的问题。马克说:“只要有海洛因,还要什么理由?”于是他和他的朋友——病小子、屎霸、汤米还有卑鄙(其中屎霸和卑鄙的中文是音译过来却极好的反应了二人最大的特点),故事就这样围绕着海洛因而展开。

  必须首先申明一下,我承认我不是一个有强烈道德感的教士,但这部影片的级别还是已经与我的底线相抵牾。毒品、性滥交、抢劫杀人和无所事事,这一切,你认同么?若是他们就发生在你的生活之中。可很奇怪的是,你却会认同马克。或许是异域文化的差异带来了陌生化的效果,但更多时候我想还是一种切身的体验使得我们与马克如此的亲近。仔细想一想我们周遭的生活,除了多一些阳光——况且我并不认为电影中存在着晦暗的色调——又是怎样?选择绩点,选择GRE,选择一个团体一帮损友,选择好老婆,选择一个他妈的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一根葱一棵蒜的工作。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在一个星期天早上,你能搞清自己是谁么?

  我想在本质上我们之所以可以原谅马克的一切因为他是善良的。这至少体现在当他发现他在酒吧里搞上的女孩黛安只是个高中生的时候,他对此表现出了一种道德上的反省。基督的形象在一个浪荡子身上附着,尽管或许他只是害怕监禁。这个过程中少女的威胁是很有意思的——“你必须和我作爱否则我就跟警察说你曾经和我”。在这里如果说马克搞上了女孩是一个过失,那么由这个过失所导致的不得不搞便构成了的一个令他自己尴尬的正反馈。马克陷入到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而对于海洛因,或许也有着同样的情结?

  整体而言,作为上世纪末的作品,电影无论是镜头的质感还是跟娄?瑞德、伊基?鲍普音乐的搭配都很无缝可钻地满足了后现代观众的口味。马克仰面的倒下和汤米杯足球击中相重叠,的高潮和射门的再度重叠把足球和吸毒、性爱拉扯上一种暧昧不清的关系。这样的画面在盖瑞奇的叙事中可以看到类似的笔法,颇有令人玩味的余地。然而提起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下这三个场景:

  一是马克钻入了全苏格兰最肮脏的马桶去捞他的鸦片,结果我们看到他进入了最为深邃清澈的水体。当然这是导演有意幻化的一个虚镜头,但他却揭示出某种强烈的对立。这是马克对他内心的一次深入也是所有观众第一次介入到他的心理。

  二是马克吸毒过量陷入昏迷状况最后被人抬去抢救。这个过程中全部采用了主观视角的镜头,观众再次跟随着主角经历了从走廊被抬上救护车然后送到医院的过程。这整个过程一直处于一种自然的晃动之中,导演更是将吸毒之后抽象的快感过于真实地具像化为马克身体沉入地毯之内的迷幻影像。这样的镜头在《两杆老烟枪》中就是汤姆输了赌局之后精神恍惚的离开哈利的性商品店——当然那个是镜头对着汤姆的脸在晃动;在《Snatch》中便是吉普赛人被击倒在拳台上然后坠入了水体之中。

  第三个场景是马克被关在小屋子中戒毒,房间从两个方向开始扭转、延伸毫无尽头。黛安和屎霸一一浮现最后墙顶转过来了那个死婴的脸。我想婴孩之死大概是这部影片让所有观众情感上最难以接受的一段,再加上针对视觉效果所作的晕眩把那种痛苦变得让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做到了感同身受。

  这时候我们回到客观的道德立场,出现了一个危机便是:为何我们对于这种生活会置以同情甚至是认同的态度?马克.柯西在《后现代叙事理论》一书中评价了电影对暴力道德地处理,认为电影不断提出了人们是怎样讲到的态度体现在叙事中以及怎样定义叙事中的道德作用的问题。而“叙事中表现罪恶,其道德作用如何?最近又有了新的争论。如有关《猜火车》对于毒品的表现上的争论。回答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叙事学的基础”。他说:“欧凡?韦尔希的小说《猜火车》表现了对魔鬼的同情,进入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会使我们发现这些人对谋杀或毒品的道德态度与常人不同。……通过让读者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创造了读者与道德魔鬼间的亲近关系,由于这种亲近关系,读者往往直到发现小说中另一些代表正常心理的人物的判断时,才发现自己由于技术的原因而站到了自己道德立场的反面。”

  也就是说导演巧妙的利用了主观的镜头使得观众得以深入主角的内心,通过这样的手段实现了立场的诱拐。可是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又表明:小说人物是真实人物的表现,而不仅仅是言语形式的结构,不管我们在修辞上怎么对他们进行控制。在布斯看来我们对小说人物的反应与我们对现实中的人物的反应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这样又如何可以解释我这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事实上对于人物的判断远非布斯所说的那么简单。你的身份像花生米在花生壳里一样坚定的存在于你的体内么?拉康的理论中孩童从辨识出镜像中的自己开始建立起自我意识与身份的认同,而电影要做的事情却是将我们的身份与我们的躯壳剥离开来。劳拉,马尔维在《视角快感与叙事性电影》中从电影是为了满足好看的原始欲望出发讨论将电影的快感特征分裂为两种相互矛盾但又互为逆转的欲望驱使过程——一是将另一个人作为客体观察的快感,其次是对于屏幕上该客体的认同所获得的自恋快感。前者是利比多的作用,后者则是自我的欲望。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存在的偷窥的癖好却又同时会拥有想要被人偷窥的快感,这二者身份的逆转将会无形地实现在对于电影文本的解读之中。???而这部电影正是如此深刻地触及了我们的主体,它的技巧使得我们能够通过某种途径以并不损伤自身的形式介入到主角的生活与身份之中。它揭开了我们骄傲面孔之下真实的欲望,通过角色转换将自我安全地投射到影片之内去实现那种种日常生活之中由于受伦理约束而无法主动靠近的各种体验,影片成为我们欲望与情感倾泄的出口。

  还有一个问题从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开始便一直纠缠着我不肯放过那就是我们终于会如何如何。(www.haocihaoju.cn)那天在qq上和阿维聊天,他说“最后马克背叛了朋友,也就是背叛了放荡的青年生活,选择了代表平庸而正常的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这是否意味着导演对主流社会的最终妥协?他汇入了模糊的人群之中,与没有面孔的人们融为一体、消失不见了,因为他破烂不堪的青春时代已告一段落,这是他的幸运,也是悲哀。”这段话,我觉得就是我所中意的,社会的发展真的给出了我们正确的选择么?没有,那么无政府行为如何继续?

  我记得电影中间有个片段,几个年轻人面对着苏格兰风景优美的一片草甸。然后汤米说:How about a walk?也许他们是该试一试,奔跑,或者行走。是的,就像霍尔顿一样,马克最后算是被社会“治愈”了。这种选择是对于反抗的背叛与堕落么?每一代的年轻的叛逆者们最终都会变得大腹便便成为新一代的保守派。我们能够选择什么除了融入无差别的社会失去自己我们别无选择。

  话题撇开,最后谈一谈情节问题。福斯特在对情节的定义里打了这么一个比方:国王死了然后往后也死了,这就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者便是情节。当然这种不负责任的回答丝毫没有增加我们对于强烈依赖于逻辑关系的情节其根本特征的认识,但从国内大片与欧洲影片的叙事比较之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如果国王死了,王后被抓到鸟笼子里吊起来那就是《无级》;如果国王死了,王后跟叔叔开始乱搞并且讨论蹬杯子的问题那就是《夜宴》;如果国王死了,王后伏在他的身上悲悲切切痛哭流涕地念了三十分钟煽情的台词不歇气那便是琼瑶的任何一部古装电视连续剧……只要想想这样的“情节”与《猜火车》或者盖瑞奇的作品有着怎样的差距,那么我们也不难明白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呼唤《疯狂的石头》了。国产电影在情节的设计上要突破“弱智”的局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