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朗读影评(一)
刚刚看完了电影《生死朗读》,我无法确切的理解译者将reader译成这个片名的意图,但是总的来说电影是精彩的,令人感受到一种发自灵魂的震撼和一种内心深处的迷茫,我时常很恨这个词,为什么又是迷茫,但是确实就是这样,或者用另一个侧面的感觉来形容,那就是纠结,在用这个词的时候,我又不禁犹豫,很多词在我的生命中已经偏离了它原有的意义了。我努力地平复电影带来的一切令我心绪翻飞的因素,我写下这些东西,我要评论这些东西的时候,我需要一颗宁静的心灵。我不想草莽为之,来亵渎我心中难以落定的思考,和导演者致力于表现给我们的东西,这一刻我努力使自己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而不是一个粗俗的闲人。电影或多或少呈现给我的是一种人生的阅历。
朗读者是以少年麦克的视角切入的,一场突来的猩红热使得少年邂逅了比他大十多岁的汉娜,然后两个人有了一段私密的关系,麦克可以说是深深地迷恋上了汉娜的肉体,这一段视频赤裸裸的呈现两个人的性爱,没有一丝一毫的晦涩,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掩饰,不可否认,这里面带着商业的因素,但是也使得电影真实了许多,这样的艺术中感悟到的真实已经是带有了思考的真实了,一种令我不感到任何肉欲的视角,甚至连粗重的呼吸都尽量少的出现,如果有,也是一种真实的代言。
女主人公不是什么特殊的角色,她只是一个平常的人,我不知道该怎么评判这个人物,只能像是整理揉在一起的丝线一样,一段一段的解读了。我很难猜测她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接触那个年轻的男孩的,也许是情欲,也许是母性,这种莫须有的猜测没有很大的意义,但是人的思想很难有尺度,这算是我的一点思索,到后来,她因为麦克的那份出色的报告升职了,去了办公室工作,同时加上麦克抱怨的她缺少对他的关心,甚至他的生日都不闻不问,意识到了她已经影响到一个少年应该有的人生轨迹了,也许又是这个我猜测的缘由,她离开了麦克,但是,真的,这里的猜测是我唯一能想到的,我不敢往其他方面想,那样会破坏我对电影主线氛围的印象,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就仿佛一张光洁的脸蛋中央出现了一道丑陋的疤痕一样。总之,她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消失了,仿佛一截掐灭的烛火一样。
麦克继续着自己的成长,他不会想到再次见到汉娜实在纳粹罪行审判的法庭上,这个事实让他不敢面对过去的那个在他生命中必然会留下深刻印记的女人。有很多人在这里为汉娜感到惋惜,有人甚至评论说,汉娜在选择尊严和自由之间沉默了,她选择了自尊而放弃自由,她宁愿多判刑也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识字的真相。这样的言论,我觉得带了过多教科书的意味,要知道她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生硬搬弄的例子,尊严这样生硬的字眼套在她身上简直是一个罪恶的枷锁,她只是一个人,有犹豫,有取舍,你有,我有,每个人都有,要真实的解释,她就是怕以后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我尽量用这样的词来形容,我怕伤害这个人物的身影,在她看来,不识字这样的事实比终身监禁更加令她感到难受,她只是取了后者而已,仅此而已。
或许,有人会觉得那个写书的女子在这里看来一点都不人道,而汉娜却诚实的有点可悲,她只知道自己的职责,的确也是,她不觉得她坚守她的职责有什么错误,很多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两方面的无奈,就像深陷战争的双方士兵,事实上谁也不能指责他们什么,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规则去办自己的事情罢了,而那个女子也只是对一个当时的参与者发泄一些憎恨罢了,可以看到,当几十年后,麦克去美国拜访她的时候,她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说原谅,那种恨意依然存在,但是人生的经历应当使她明白了各自的无奈,所以她选择留下了那个罐子却拒绝了那些钱,这也是一个取舍。
而这里,麦克也出现了一次抉择,我看到这里很迷惑,到底是什么让他放弃了拯救汉娜的唯一一次机会,或许人真的会变的,他已经从那个眼中带着清澈,带着迷恋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带着忧郁的,气质独特的男子,但是什么令他放弃了呢,是害怕以后他会在别人眼里变得不一样?是已经反思汉娜与他那段短暂而畸形的爱恋?他怔怔的看着监狱的坏境,我不敢确信他到底看到了汉娜,那个曾今令他魂牵梦绕的女人,但是这一阵伫立之后,他放弃了这次对汉娜的救赎,然后去学校和那个女孩疯狂了一晚,接着一个人呆呆地苦痛,这是事实,刚才我隐隐抓住了思绪,但是现在又在眨眼间溜之而去了。
随着一段蒙太奇的平行镜头,打扮整齐的麦克最终是心事重重的看完了对汉娜的宣判,然后这里出现了一个几十年的留白,中年的麦克伴着隆隆的火车开动声带着年幼的女儿回到了他的家乡,在这里,一场朗读开始了,他开始为汉娜寄去自己朗读录音的磁带,在看守所的汉娜因为磁带几乎是像焕发了第二次生命一样,羞怯的她因为这个去看守所的借书处借了那本《一个带着小狗的女人》,然后仅依靠着朗读,自己慢慢学会了阅读,当看到她写给麦克的拿第一封短短的信时,我心中真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无法形容,酸涩,欣喜,疑惑更多的感慨,都揉在一起。
汉娜被监禁了20年,这个我不想都不敢想的时间,看守所所长说,“现代的外面世界对于汉娜来说实在太恐怖了。”这里让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中摩根弗里曼说的那句话,“监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开始你厌恶它,憎恨他,然后慢慢的习惯它,知道你再也离不开它。”我不晓得汉娜最后的自杀到底有没有这种因素,抑或是她再次看到麦克,已经感受到麦克已经完全不是那个时代的他了,还或者,她不愿意给麦克添任何的麻烦,还是她有愧于心?但是这一切都不重要,汉娜就这样死了,最后只留下麦克对他女儿的讲述,“她是一个帮过我的女人。”这样的枫叶飘落般的结局,只带着一点风干的淡淡的情愫。
生死朗读影评(二)
在男友的推荐下看了温斯莱特主演的《生死朗读》,刚开始看得有些矛盾,两个看似不相干,不属于一个世界的人,在偶然的机缘下相识,并在整整一个夏天保持性关系,这段有违伦理的关系,却在两人的身上表现得合情合理,结合时候的融洽,朗读时候的专注,将二者永恒的联系起来。
一·(爱与性)
最开始我丢给自己的疑问是,爱与性之间,究竟是谁最重要些?通常是先爱后性,还是先性后爱呢?影片的最初,对于大量的裸露及性爱镜头,我有些不解。难道爱的表达只能通过于此吗?我甚至仅用马斯洛的需要来解释,两人一起也许是男方的好奇及女方的渴望,仅此而已。然,通看整部影片后竟觉得自己的想法实为幼稚。主观认识爱的浅薄只能加深自己的无知。如果将爱·性分离,那么爱并不完整,人类的创造者若是看到人类连最自己最本真的一面都逃避,那么谈什么信仰,灵魂,不过是以爱的名义的欺骗。毕竟,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的人,还可以爱什么呢?
记得初看《色·戒》,很多人都骂王佳芝贱,因为那枚钻戒,因为迷恋易先生玩弄而忘记使命,使得革命友人死于汉奸枪下。恰恰忘记这个苦命的女人的一生。她,何其无辜?因为莫名其妙的革命事业送上自己的贞洁,自己的青春年华,她即使爱上易先生又有什么错?这些所谓的革命人士,什么时候又去真正的理解她?她,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而已。男人之间的战争有本事就以男人的力量硬碰硬,不要牵扯女人。女人得势就是祸水,女人失利就蔑之仅为“第二性”。
呵——张爱玲说的好,通往女人心灵的最好途径是阴道。那么爱与性的结合就是必然,无关先后。
二·(尊严)
《生死朗读》若只从爱与性的角度去看,未免太单调,不能称之为经典。作者很巧妙的将它与二战时期纳粹的迫害结合起来。温斯莱特扮演的汉娜无疑是可悲的,她无知,成为集中营的看守,她恪守己责让三百多位犹太亡灵无辜受死,所以她的罪行不可泯灭。同样,她是可爱的,她敢于承担自己的罪行,当那些可恨的小人拼命推脱罪恶时,她承认!“如果换做是你,你该怎么做?”这句让法官也无话可说的话,不断的在脑海里回荡,其实当这个社会以国家机器——法律来约束时,它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你在与道德打擦边球获得利益时,你觉得它是对吗?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事情每个人都在做,然后真正发生在你的身上,“你该怎么做?”其实谁又不是汉娜呢?我不是同情她,更多的是一种尊重吧。她有脱罪的机会,可是她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文盲,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识字,这个或许在求生的人看来不是什么大不了,中国人中韩信不就是很好的代表吗?但是她不屑,我突然明白那句话“求生者不如一条狗”,如果没有灵魂没有尊严的活着,那么死亡还是一种解脱。
麦克,这个以往的懵懂少年坐在听众席上,看着汉娜受审,他明白了,原来她不识字,才需要他的朗读······他同样可以说出真相,使她脱罪。最终,他选择离开。很多人说,他应该受到自己的良心谴责。大可不必!他的选择是汉娜的庆幸。毕竟只需要“懂”彼此就好,这个是作者为我们诠释爱的更高境界“尊严”!
三·(生死)
影片的后半部分,麦克的录音带伴随着汉娜二十年的狱中生活,汉娜凭着自己的毅力从目不识丁到可以朗读。不得不说,爱的力量很伟大,如果说麦克只是因为愧疚才会这样做,那么汉娜的坚持呢?两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去爱着对方,即使不在一起,心却永远忘不了——
最后在汉娜出狱的前夕,麦克很矛盾,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与她的最后一次见面,他的冷漠与不安让汉娜明白,他们终是回不去了,他问她学会了什么?她说“逝者已矣”他失望她明了,她的自尊不允许以后的怜悯与不平等,比起死亡,她所要的尊严更是弥足可贵。爱情,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放弃自尊,放弃个性,放弃一切去委曲求全,那样的不平等,失去了爱的真谛!相互的理解与尊重才是可以走下去的捷径。所以,她选择死亡,这种最自然的回归方式。也许,会惋惜,会心痛,传说中的苦尽甘来了,她却离去。我却自私的认为,“死”得好!不委屈不求全,不做爱的奴隶!
麦克,你在朗读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时,你可曾读懂了汉娜的尊严?
生死朗读影评(三)
3天前看了《生死朗读》。昨晚,同窗好友打来长途,只为听我说说看《生死朗读》的感受,解他心里的一些疑惑。我们兴奋地聊了近一个小时,不知不觉,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和理解愈发清晰起来。
汉娜为什么最后选择轻生?我想汉娜是一群有时代徽征的德国人性格与命运的缩影—他们在二战中犯错(我姑且先这么说),在战后低头认错、虔诚忏悔、渴望灵魂被救赎、获得内心的片刻安宁;他们不住地低头认错却决口不提自己所受到的伤害,自己内心曾被纳粹扭曲的信仰;面对千夫所指,他们试图辩解,但最终选择沉默,选择可能的方式来赎罪,然而最后却难被外界所接纳,甚至是自己的同胞。在这样一个社会舆论完全极端倾向一方的氛围下,汉娜出狱重获自由后生存的空间会有多大?—希望渺茫。更为致命的是,汉娜服刑期间,男主人公的朗读录音带使汉娜重拾生活的希望,她拼命识字,从”the”开始,一字一句;一盘盘录音带像似阶梯一般,指给汉娜走向有爱的阳光照耀的地方。然而,最后一次汉娜见到男主人公,她伸出的手没有被紧握;她说”ipreferbeingreadto”时,曾经的kid逃开了她炽热的眼神,汉娜意识到爱已经不在,那些个陪伴她日日夜夜的录音带不过是幻梦而已。有爱就有希望,如果没有爱,也许就不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黯淡无边的路,还失去了指路的星,汉娜选择了放弃生命。
相对于曾经参加过”二战”的”战犯”,德国还有一个与他们相对立的群体,我想称之为”战时侥幸未参战的群体”与”战后一代狂热的反纳粹群体”的共同体。电影里的律师,在法庭上高呼反纳粹口号”义愤填膺”的激进分子,甚至是那个kid。法官提问汉娜时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势、踌躇满志、对审判结果志在必得的神情,都只被汉娜一句“如果你是我你该怎么做”打扫得干净,留下的只有手足无措以致频繁地敲笔这样一个乏味不安的动作。正如教授的一个学生所说,这场审判看似宏大,实际不过是在转移视线,我理解法庭是在做一场毫无悬念的判决,整个法庭都在作秀,做一场自己代表正义使者“理直气壮”去审判另一个卑微群体的秀,就好像只要那六个女人得到了审判,所有过往都可以偿清。殊不知当一个国家机器选择开始疯狂运行的时候,很少有人可以逃脱历史的宿命。以史为鉴,继往开来。(www.haocihaoju.cn)二战、奥斯维辛是日耳曼民族的耻辱、是他们不忍触碰的历史、不肯揭开的伤疤,但试图通过对少数几个人的审判来获得整个民族的解脱与释怀,是可笑的。对“纳粹”审判无可非议,但若是审判不再公正,而是未判先决,不分青红皂白审判“纳粹”,甚至是有罪但同时也是无助与无辜的群体,恐怕这将是德国正在上演的一幕悲剧。用回溯的眼光来审视,我更愿意说战时未参战的群体是侥幸的一群人。因侥幸而躲过一截、现在却摇身一变穿上黑色的肃穆的长袍来威风凛凛的审判“罪人”,假借正义之名、满足自己的虚荣与对权利的渴望,是伪善的、同时也是可耻的。可能正如尼采所说“权力意志存在于任何人的心中,哪怕是奴隶,他也渴望统治比他地位更为低微的奴隶。”如此的话,我们将这群伪善的人归结为动物的本性。
kid,最后他问汉娜有花很多时间回想过去吗,汉娜的回答“你是说跟你在一起的时间”,kid斩钉截铁地回应“不,不是”。汉娜意识到kid指的是什么,平静地说“我怎么感觉已经不重要,人死不能复生”这并不使kid满意,他冷漠地说“我想你并没有理解到问题的所在”。那一刻的两人,像是站在冰雪覆盖的草原—冷得直哆嗦。“在审判前我从未想过过去,也不用去想;现在我怎么感觉已经不重要”,其实汉娜对这场不公正的审判并不心悦诚服,之所以低头是处于无奈还是源自内心的忏悔不得而知。试想一场不公正的审判又如何期待被告真正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过失?kid曾经爱过汉娜,但因为汉娜的身份,他的爱畏缩不前,直至最后消失。一场裁判,不判不可,判又被极端情绪操控而矫枉过正;有负罪感、但因审判不公而难以真正低头、仅是出于无奈而不为不可;民族的痛楚让爱踯躅不前、消失殆尽,却又不能完全放弃这份爱。余秋雨先生说“真正伟大的作品就在于两难境地的出现。”在黑白绝对的中间,更多的是灰色空间。这是一部饱受争议的作品,也是一部发人深思的作品。
只是纯粹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没有其他影评的左右。难免有不妥之处,抛砖引玉,期待能有更多的朋友来一起讨论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