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写作(一)
——《红河谷》观后感
影片《红河谷》是由冯小宁执导,宁静,邵兵主演的一部影片,影片通过一个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普通藏民的角度揭示了在黑暗腐朽的旧社会下,再英勇的人民也是软弱无力的,即使他们精神无比强大。从而表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
影片的开始,故事情节并没有直接在西藏展开,而是从一个藏族青年的自述得知,他那所谓姐姐的来历。这也从反面衬托出中国旧社会的落后愚昧。将大旱的原因归结为神灵,将活人奉送给所谓的御神,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但在当时却是一个无比神圣的事情,可见是多愚昧。也为影片的主题得到诠释。在那样的社会里,女子的地位甚至不如猪、狗,这也是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也引发观众的共鸣
影片故事情节的展开是在两个英国人深入到西藏,琼斯和洛克曼试图去了解西藏,但他们却被当地的领主看作是异端要用火烧死,而他们也感叹自己是不可能了解西藏的。但他们并没有死,他们被扎娃和藏族公主救了,而且通过藏族公主和扎娃了解了西藏,他们渐渐发现西藏并没有多么的神秘,而是无比的落后,愚昧,当这层神秘的面纱解开以后,那剩下的将不堪入目,结果也是如此的,当他们许诺再次相见后,过了并不长的时间,他们就再次相见了,而这次的相见,却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当琼斯与洛克曼率领着军队和先进的武器进攻时,他们想到的不是当初的救命之恩,而是那属于大英帝国的利益,当然这并不能怪他们。在如此落后的情况下,如果不被侵略那么也无法进步的,而观众在感到愤慨的情况下,也对藏族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所深深打动,那些原本落后的武器和用具,即使是对英军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他们战至一兵一卒的时候想到的依然是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真正的爱国主义,现于危难之际,而这一点也是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中国人即使倒下也是壮烈的!诠释了西藏与人民的大无畏与不怕牺牲的精神
影片在表现主题时还反复穿插着信仰,那为了到达雪山之巅的朝圣者,一步一步往上行走着,旁边的雪山证明着他们的足迹和坚持,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需要自己的女里和保留着内心的那份神圣,藏族的信仰虽然值得人们尊敬,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却又是愚蠢的体现。这正如影片开头所表现的祭奠预审的场景一样的,它代表着朝圣者的虔诚,也表现了西藏地区的不开化,但也可以表现为西方侵略者的不守信用,那朝圣者的身影不断地在雪山之间出现,而影片的戏剧性变化也一步一步明显,而最后英国的洛克曼似乎明白了那道理。这样的地方虽然征服当地,但绝对不会长久,而他的认识也是正确的,那英勇的西藏人民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即使这样,在观众看来如果西藏强大,哪回来这么多的事情呢?所以“落后既要挨打”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影片的最后以西藏人民的失败结束,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西藏人民再英勇,也挡不住大炮长枪,这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前来,无人阻挡,我们在敬佩他们的精神的同时,想到的是原因,那落后的原因,现在的,只有是自己的国家强大才会让国家屹立不倒!
我一直相信一部电影所折射出的现象不是简简单单停留在故事情节和镜头语言上的,更多的是对人性和社会的剖析,《红河谷》的主格调虽然定在了爱国这个神圣的旋律,但是影片不忘了对人性的剖析和诠释,这才是一部出色的影片所能带给观众的思考,不得不说《红河谷》这部影片真的做到了,我也会多站在一个电影人的角度去尝试着理解每一部电影,去不断地进步。
影评写作(二)
——《孔雀》影评
《孔雀》里最好的一场,就是在开头:姐姐在拉手风琴,背后开水壶突突的喷着热气,再远处一个老人枯坐着。这一场可谓完美。首先画面很漂亮,姐姐白衣黑裙,黑白琴键,长长的走廊很有纵深感;其次很好听,姐姐拉手风琴不很熟练,但很抒情,背景里还有水开的声音;再次,也是最好的一点,是把姐姐这个角色的心理性格的主要特色展现出来了。
按照常理,她应该放下琴,起身去灌水。这样一来,她就是个寻常的、懂事的、正常的女孩。但是她继续拉琴,任凭开水在背后翻腾依旧安之若素,她出离生活的性格表现出来了。更细腻的是她的神情安然,不着急,也不愧疚,性格里强硬的一面也出露端倪。再又就是最后曲子拉完,她还是回过头看了那喷气的开水壶,那种无可摆脱和烦躁,也出来。这场是我看了几遍之后,才觉出好的。第一次看时,觉得很奇怪,这个剪多次的电影,为什么留下这个没有叙事、也不提供叙事动力的场景呢?如果仅是抒情,未免多余。再往后看,全部的场都有用,一个多余的镜头都没有。全部故事看完,再翻过头看第一场,就觉出提纲挈领的好了。
很多人对姐姐买西红柿痛哭那段很有感觉。那场设计的好,好在西红柿,设想如果是买西瓜,那该有多难看。另外,张静初的演技确实帮了大忙。因为这场是在结尾部分之前,算是一个小高潮。但是和片头姐姐的故事离开很远,所以多少还是有点突兀。类似的场我感觉还是小心使用,否则就成了空对空,让人觉得用力过度,还挠不到痒处。
另一场是一家人打煤砖。这一场也很精彩,出了面目始终模糊的爸爸,其他人的性格,也表现出来了。妈妈是最坚忍的一个,姐姐是最早撒手的一个,弟弟是最没用的一个,哥哥还是最没所谓的一个。
我看得最难受的一场,就是姐姐靠在瓶子堆旁边,拉开自己的胳膊左看右看。过了三个镜头,她就拉开伤痕累累的胳膊给她干爸看。这是我唯一觉得戾气很重的一场,在这一场里,姐姐的性格失控了,可以理解,但无法接受。
还有一场,姐姐骑着自行车,拉开降落伞一路飞奔。这场戏可以用张静初自己的话来评价,就是:看起来是现实主义,其实是表现主义。所以这一场毁誉参半。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一场总体很好,特别是果子骂声“他娘的”之后追上来那几个镜头,两个自行车忽前忽后,镜头处理的特别漂亮。但是就在这时,姐姐放声大叫,呜呜的,很泄气。说不出来为什么。如果是果子在旁边起哄大叫呢?如果是背后追跑的孩子欢叫呢?张静初的脸特别不适合欢乐,《芳香之旅》就是个明证。顺便说一句,这场里最牛的演员,是他妈妈,特别是最后的那个镜头里,妈妈倒在地上,拽着降落伞拉自行车。妈妈只是个背影,但她的身体语言很牛,震惊、羞愤、心碎、坚忍、片刻的绝望和执拗,作为一个母亲,她所有的情感编剧连一句台词都没给,全靠拉自行车背影来体现,最后效果还不错。
如果能看到未剪之前的片子,就更能体会这些场的用意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要保留作家的手稿,因为上面有剪来剪去的痕迹。
影评写作(三)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有一种鸟儿是永远也关不住的,因为他的每片羽翼上都粘满了自由的光辉。”看了肖申克的救赎,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它就是一场关于笼中鸟如何飞往自由的梦,用我朋友的话说,看了它,甚至会让人觉得似乎获得了重生。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科技先进的社会中,“希望”和“自由”时常围绕在我们身边,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伸手可及。在这个四处洋溢着希望和自由的社会里,我们随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每天我们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做的决定,目标和前进方向;每天我们都可以充满希望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着。然而,今天这种生活对与几十年前肖申克里的人来说,着简直就是一中不敢想象的奢望,一场舍不得醒过来的美梦!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以肖申克监狱中不同身份的人的不同生活情景为主线,记叙了安迪,杜兰德和黑人瑞德在肖申克被监禁了几十年了以后,通过不同的方式顺利离开肖申克的故事。而在精彩的叙事过程中,我最欣赏的还是影片中所用的那种旁白的叙事结构。故事固然十分感人,但是本片的一大叙事特色就是旁白的串联,可以说是本片的精彩之处,尽管安迪是肖申克监狱里真正的英雄,然而整部影片除了开始部分由寥寥几笔交待了安迪入狱的原因之外,就再也没有从他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而是瑞德用冷静,平和的旁白将观众带入高墙里的世界,展现了一副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瑞德的饰演者摩根佛里曼在影视界属于那种大器晚成的角儿,属于那种越老越有魅力的人,皱纹越多越耐看,除了精湛的演技,其独白能力同样让人称道,好莱坞说他有上帝的声音。在影片中弗里曼担任了旁白主述者,沉稳却极具丰富情感的声音演出,同样令人为之动容。
本片的成功之处在于赋予片中人物以“全能之眼”,他可以拥有讲故事的权力,但是他自己也是故事中的一员,他无法知道他尚未经历的事情,更无法知晓其他人物的内心。这样的“限制式旁白”既能串联主线, 又能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悬念,同时也使荧幕上的世界变得越发的真实。
影片开头简单介绍了安迪入狱的原因名单那并不重要你重要,重要的是它监狱中的生活,那将是本片所说的“救赎”的对象,作为狱中的权威人物,瑞德为我们展开了真正的故事开端。
通观整部电影,瑞德的旁白共出现了27次,共18分24秒,着27次旁白串联起了整个故事的开端,高潮和结局。以“我承认我初次见到安迪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为初始,预示安迪监狱生活的展开,也暗示了“我”对“安迪”必将有一个认识的改变,从“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到”“有特别的感觉”。摩根弗里曼饰演的瑞德开启了他的“全能之眼”,静静地躲在主角背后对安迪在监狱的生活展开了叙述,安迪在监狱中的一举一动都难逃瑞德的“法眼”,即使安迪对自我、对狱友、对肖申克监狱的救赎也是通过瑞德的旁白来展现。
瑞德首先给他所在的监狱定义了本质,“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瑞德的旁白代表了肖申克监狱里大多数囚犯对待现实生活的看法,也让观众得意近距离的看到安迪思想上的变化,并循着这种变化的轨迹去体验人类的希望对于个体的及巨大的推动力,从教导安迪怎样在监狱里生活,到关于囚博斯自杀的讨论,瑞德和安迪的对话正式引出了希望这一主题,再到关于对自己所犯过的错误的思考。
此外,片中一共出现了3次瑞德的假释,每一次假释时瑞德的独白也同样引人思考,片头、片中、片尾,每一次的假释都以点名瑞德的监禁时间为开端,20年,30年直到40年,从年少轻狂到垂垂老矣,40年的时足足让一个人“习惯”并“依赖”监狱的生活,让你觉得在那里“是个重要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而在外面“什么都不是”,生活的希望也渐渐远去,“救赎”也就无从谈起。从第一个假释中仍企图说好话获得假释,到第二次的失去希望,再到第三次的表达自己已经获得了“救赎”,深刻的体现了西方宗教中“救赎”的观念,尽管以独白的形式出现,却能够跟影片中瑞德所有的旁白联系到一起,构成一个叙事的整体,成为影片旁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导演在赋予了瑞德讲故事的权力的同时,也让其在最后成为了一个被关注者,接近片尾,保释出狱后的瑞德按照安迪的嘱托,来到一个农场的边墙下找到了安迪给他的信。信的内容同样以旁白的形式进行表达,只不过这次主角变成了安迪,电影中对信件通常会以旁白的形式进行表述,但是笔者更愿意相信这同样出自导演的精心安排,在狱中无所不能的瑞德出狱后,需要一个监狱外的精英去为他指明出路,已经获得“救赎”的安迪正号担此重任,获得指点的瑞德,没有遵循同样年老的老布的老路,而是奔向了蔚蓝的大海······
绝妙的叙事手法让人着迷,但更胜一筹的还有导演对安迪主角及其他人的人物的塑造,安迪的性格特征在旁白瑞德以及他自己的言行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主人公安迪的出场并不是像其他的囚犯一样眼神里面充满了愤怒获懊悔和对自己的人生或前途的绝望,或者说穿着一套囚服蓬头垢面地毫无生气地出现,而是穿戴整齐,眼神炯炯有神让人感觉充满了智慧和希望。从片段中越狱前的那一晚坐在床边看,主人翁更让人感觉像是一个即将迎来成功的人,的确,通过外形,他的确很好的塑造的一个充满自信,希望和向往的安迪。
在片段中,景别里自从Andy出场后,就一直占据画面主要位置,大部分都是安迪个人的独角戏,从画面和主人的形体以及整个景别给人的感觉,都在体现主人的沉默寡言思想睿利充满希望的性格以及这部片子的主题。
瑞德曾经说过:“
羽翼光亮,说明他聪明,有才华,入狱之前,他的社会地位也不低,说明他有上进心,负责任。但她的妻子不那么爱或者说是了解他:My wife used to say I’m a hard man to know,like a closed book……God ,I loved her.I didn’t know how to show it,that’s all.他的才华是内秀的,不善言辞,但心性利玲。同时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他内向,但不代表懦弱,当别人欺负他的时候,他不屈服,会还击。狱中与别人起冲突,事实上也为他日后越狱埋下了一个伏笔,这个可以和其他几个狱友的经历相对比,别人是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s, you get so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zed”.但是他不一样,从这点看来,他其实是有思想领袖气质的。
同时,在表现上,他也不是和中国文人的那种秀弱,A man working outdoors feels more like a man if he can have a bottle of suds .That’s only my opinion.他们在户外做事情,瑞德认为那才是一个像是真正的男人,他也确实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有耐心毅力,自己认准的事情就要做到底。
但不论怎么说,安迪他确实是个奇迹。我们都知道,“奇迹”也是基督教所谓“救赎”的重要内容之一。(www.haocihaoju.cn)他知道自己无罪,所以相信希望并实现了它,最后又给了几乎像老布一样飞不动了的瑞德一个大希望。“在芝华塔尼欧,那个没有回忆的温暖地方……”是的,就像1900担不起大地的辽阔,梦想有时候其实也微小得很,在那片碧蓝的加勒比海边,就有崭新的人生。这部电影让我们相信“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一如教徒相信主的救赎终将来临,而不是道貌岸然地以“真实”之名囔囔着“王尔德因为同性恋坐了牢”,或者“《白雪公主》的真相是父女乱伦”。
安迪已然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人群退去,荧幕渐渐暗淡下来,我们不得不重又走进现实生活。面对淳淳教诲的老师,前途未卜的迷茫,繁重的学业以及残酷的社会现实……我们怎么来完成自己的救赎?
不需要鹤嘴锄,也不需要丽塔·海华丝的海报;我们不需要面对暴躁的狱警,不需要面对无休止的查房,更不需要为“三姐妹”吹喇叭。阻碍我们的,只是人性里的懒惰和恐惧。惧怕失败,懒得去付出努力–不正是这样吗?
习惯痛苦,并泰然处之,自欺欺人地过那所谓的幸福生活;抑或在内心始终保持对痛苦的敏感,并在痛苦中挣扎,期待一个全新的开始。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跟“to be or not to be”一样让人难以选择,这个命题与“做一个痛苦的思考者或者做一头快乐的猪”一样让人无从下手。
我们该暗地问问自己:内心深处,我们到底被“制度化”了多少?是否我们在心中早为自己建造了一座“不可能”的高墙,把自己围在这监牢里,准备无风无雨地老死其中?我们是否在做之前就想好了退路,计算好了成功与失败的比率,试图付出最少的代价而得到最多?
若果真如此,那请不要忽略这样一个事实:在山崖上找个下山的曲径,比蒙头向上攀登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