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常常看到村子里有叫卖的货郎车。那个车子简直是把全套家家酒的美梦放在一个小孩子的面前。针线、袜子、手套,刷子、锅碗、洗衣粉,什么样的宝贝都挤在那一台小车里,羡慕的我迷上了那个行业。
后来早晚两次来的酱菜车又迷惑了我,吃是不想吃,那一层层的变化对一个小人来说又是一番梦境,大人买,我便站在一边专心的一盘一碗的颜色去看它个够,那真叫缤纷。
念小学的时候常常拿用过的练习簿去路边的小铺子换糖豆,挤在一大群吱吱喳喳的同学里研究着那些玻璃瓶里红红绿绿的零食,又曾想过,不卖货郎车,不贩酱菜,开这么一家杂食铺也算是不错的事情。
再后来迷上了中药房的气氛,看着那一墙的小抽屉一开一合,变出来的全是不同的草根树皮,连带着有一个又美又诗意的名字,我又换了念头,觉得在中药房深深的店堂里守着静静的岁月,磨着药材过一生,也是一种不坏的生涯。
后来我懂得一个人离家去逛市区了,看见了形形色色的社会,更让我迷失了方向,一下想卖干货,一会想贩花布,还有一阵想去银行,去真切的体会一下数钱的快乐——-在我看来,它们都是极有趣的谜语。
总之,我喜欢的行业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就是“杂”。杂代表变化,变化代表一种美,美代表我追求的东西,至于哪一种比较赚钱我倒是没有想过。
初次离家是我到市三中去念书,那时我最爱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冷冷的冬天大街小巷的漫游,有店看店,没店看街。
当时我所在的县城,有两家正规的百货大楼,衣食住行应有尽有,本该是个大开眼界的好地方,可惜当时我青春过份,什么都不关心,下了课书本一丢,就往百货大楼跑,进了电梯,走出来的那一层必然是女装部,傻气的可以,却不知道青春少年本身便是光华,哪里需要衣服来衬托。
那一阵情歌队夜间老是到宿舍窗口下来唱歌,其中必有一支唱给那个名叫含笑的女孩,我自是被宠昏了头,浸在阳台的月色里沉醉。回忆起来我的浪漫和堕落便是如此开的头,少年清明的理想逐渐淡去,在迷迷糊糊的幸福里我成了大千世界一颗浮尘。
青春的甜美和迷人至今回想起来不能全然的否定,虽然我的确是个百货大楼里的常客和俗人。
我很虚荣,到现在为止我仍然羡慕在百货大楼上班的人,尽管现在的超市遍布全国。可惜我已经过了那个懵懂的年龄,不能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