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感悟 · 2023年1月2日 0

五大高僧,他们也曾刻骨铭心地爱过

  爱似乎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什么是真爱,或许阅读了下面几个故事,会对你有所启发。世俗之爱,如若真的想要所谓的”天长地久“,最终都必须转化、升华。

  五大高僧,他们也曾刻骨铭心地爱过……

  爱,是看见自己

  大迦叶与妙贤

  我若寻到心之归所,必来接你

  大迦叶家境富裕,天资聪慧,他自幼发心求道,厌恶世间的一切欲乐。后来为父母所迫,迎娶了貌美如花的妙贤。新婚之夜,妙贤愁眉不展,泪眼婆娑。大迦叶一问方知妙贤亦厌恶人间爱染,一心向道。大迦叶欣喜之余也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妙贤,两人遂无限感念命运的深情眷顾,相约一方面各自清修,永不同床,一方面继续扮夫妻,以报父母深恩。在大迦叶的父母谢世后,寻找明师,离家修行。离别时告诉妙贤:“我若寻到,必来接你。”

  后来大迦叶遇到佛陀,剃度出家。在佛陀准许女众出家成立了比丘尼教团后,大迦叶立即把妙贤接了过去。由于妙贤无与伦比的容颜,起初她的修行并不顺利,而是在尼众中遭遇了许多诽谤,为了避免这种纷扰,她决定不再外出托钵,大迦叶于是把自己托钵来的食物分一半给妙贤,结果招来更多非议,大迦叶只好放弃照顾妙贤。然而面对这些非议,妙贤道心欲坚,一心修行,很快便开悟。

  仓央嘉措

  不负如来不负卿

  他的诗,纯澈而深情,即便是不经意地一读,也能拨动你心底最深处的琴弦。一直以来,人们对他争议不断。在诸多评论中,索达吉堪布的一段话或许是最靠近真实的仓央嘉措的思想的:

  “我很喜欢仓央嘉措的诗,在读的过程中有两种感受:第一种,仓央嘉措是非常伟大的一位诗人,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人们特别执著的感情为切入点,逐渐将我们引入看破、放下、自在的境界。还有一种,从仓央嘉措的密传或传记来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他仍洒脱地面对现实。当饱受各种挫折时,不但没有怨天尤人,被痛苦打败,反而还能写出那样的诗歌…”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人们特别执著的感情为切入点,逐渐将我们引入看破、放下、自在的境界,非常值得赞叹。

  仓央嘉措的情歌,实际上有外、内、密三层意思。世间人大多只懂外层的意思,觉得这适合在家男女的心意,却不知它里面还有更深的修行教言。

  具有檀香味儿的诗歌经过充满情欲的凡夫的心,看见的就只有求之不得的哀伤,却不知道仓央嘉措 教授大家的是“知幻即离”,是断除生死之“缘”。《相思十诫》,其实仓央嘉措的原诗只有其中的两条。其他都是今人附加的。我们用佛教徒的视角细细品读这首世人眼里所谓的情诗,难道看不出其中的深意么?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但愿我们能在大智慧者的提醒下远离堕落因缘,走向解脱的光明大路!

  雪漠:仓央嘉措的证境非常高,修得很好。他当年从青海逃出来之后,在我们甘肃武威的一个庙里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我们那里就流传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他写的是不是情诗呢?我告诉大家,爱情就是爱情,不要把成就者当成没有感觉的石头,也不要以为成就者不懂爱,其实,成就者是最懂爱的人。释迦牟尼佛就最懂爱,但他懂的是一种大爱,一种包容、无我的爱。仓央嘉措也是这样。

  弘一法师与诚子

  愿你能看破

  弘一法师,有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之称,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虽幼年丧父,但家道殷实,少年时期即博闻强志,多才多艺,年轻时更是风流倜傥,演绎了许多才子佳人的故事。母亲去逝后,他东渡日本求学,与自己的模特,同时也是房东的女儿诚子相恋,并带她回国,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

  弘一法师自幼受佛教熏陶,出家前在给诚子的信中他写到:“想必你已了解我出家一事,是早晚的问题罢了…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写这封信的半年后他在虎跑寺皈依,一年后出家。

  出家前他预留了部分薪水连同一绺自己的胡须托朋友转交诚子,并拜托朋友将她送回日本,其内心的柔情和处事的周到亦可见一般。弘一法师以坚毅的意志,毕生精研戒法,被公认为“南山律第十一代宗师”,出家后他被公认为在中国僧侣中“持戒第一”。

  一行禅师

  这是一个禅修的课题

  当一行禅师在彻悟寺遇到这位美丽的比丘尼时,他二十四岁,她二十岁。他正踏着台阶走在回寺院的路上,忽然看到一位比丘尼独自站在那儿,凝望着附近的山峰,仿佛突然有一股清凉的风拂过他的面颊,她看起来就像观音一般,宁静、慈悲、美丽。他觉得那并不是他们相遇的第一次,“否则,爱怎么会如此轻易地发生呢?”在她身上有他向往和珍爱的一切。他读懂了自己的心,“我知道我爱上了她。我只想同她在一起,坐在她旁边,看她。”她也读懂了他。作为出家人他知道“这是一个关于戒律、正念、僧团、菩提心和自我完善的故事。” 他控制住了。“我心中的某种强大的东西在保护着她,还有我自己…将佛法转化为现实的强烈愿望保护着我们俩。”

  后来她去了河内,他领导着的数百位出家僧众渐渐发展成几千人的大型僧团。他说“维持我们之间的爱的最好的方式是成为真正的自己、好好地成长,执着的成份减少了,慈悲之花绽放了。…至今她依然以某种方式存在于我的生命里。我谈起这个故事,和谈起《金刚经》没有任何区别。”

  宗萨钦哲仁波切

  我必须视她为上师之一

  宗萨钦哲仁波切幽默风趣,教法活泼。这位传承中可以结婚的仁波切在十七、八岁的时候,还“觉得情感关系和爱情是非常令人做呕的事”,然而在他二十岁出头独自去伦敦求学的时候,爱情不期而至。

  “她是荷兰人,非常美,性格自由奔放…”这个美丽的女孩以自己的方式让宗萨体会到了爱情里苦的滋味。“有一次我们坐地铁时,她指着一位普通乘客,轻推我问说:‘你觉得那个男孩怎么样?”没过多久,她就和他聊了起来;几天后,他们就在一起了,只是一、两晚;不久后,她又抛弃他。她用自己的方式对我忠实,但是这非常痛苦…

  这个无时无刻欢喜快活的女孩,给予我非常珍贵的教导。我必须视她为使我觉醒的上师之一:“如果为了爱一个人连最宝贵的生命都可以不要时,当对方找到另一个可以给他更多快乐的人,我们为什么要生气、愤怒,甚至不惜两败俱伤呢?这样说并不是要给负心的人借口,而是希望大家能真切反省自己口口声声说的“爱”是什么?” “没有沟通这回事。只有‘成功的误解’和‘不成功的误解’。当你有‘不成功的误解’时,你便拥有了一段美好时光。”

  经历了一段苦涩的恋情后,他总结了一句让人受用终身的话:宗萨说:“内心充满真爱的人是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的。” 真爱中,没有自己,没有贪欲,怎么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