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在日落前,浓厚的帷幕也已把光线调到了最低。果不其然,吃罢饭,零星下起了雨,不到外面听不到声音。
今儿个初一,这里有个习俗,每当初一十五,家家户户都会在屋里屋外放置燃香数根,称为“敬老天爷”,祈福,祈求平安万事兴。这个时刻,在这样的场景下,身边到处是淡淡的香味,不轻不重的小雨滴,湿湿的泥土气,还有摸不着看不见了的笼着的雾霾,坐在一把老木椅子上,偶然间来了兴趣,拿一本书来读,似乎立刻回到了百年前,自己就像个书生,更有几分诗意和恬然在其中。
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了冬季里,屋外已是傍晚,大雪悄然纷纷扬扬飘落,积了一层刚没半个鞋底的雪毯,在屋内观赏片刻后,小油灯下随意翻阅几篇聊斋小故事,角落那边,小炭火烧得正旺,朦胧中睡去,或许是外面那么热闹却很静吧,只有雪片滑落的声音,多一丝响动便没了妙趣,少之一毫便是死寂,在这样的妙意里悠悠然,闯入前朝那位书香人家,又或是来到潇湘馆,坐看红楼一场盛宴,妙哉!
这样的舒适,添不得刻意,一切都如风,来之自然,去之自然。就像写文章,专门一股劲儿钻在那里冥思苦想,终于百思不得其解,一无所获,大脑空空如洗。不管何时何地,突然被外在的一种气氛感染了心境,或是自己油然而生有了欲念,则文思泉涌,滔滔不绝。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很多时候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多多少少还是因为想得多的缘故吧。身居平民,想着有个一官半职,找个好差事,坐上了七品芝麻的厅堂,又惦记着更好的位置,看那些身居高位的人士眼馋,到头来陷入了权利场,争得了一身疲惫。
记得一位长辈曾反复地教导我“要学***(某市内官员),你看看人家,多少人巴结,多少……将来有出息了,想要多少钱就能挣多少,过得多好”。再后来我又听说副市长因贪污两亿多进去了。我又有个问题想请教那位市长,以解心中疑惑,我想知道,他在没当官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人这样教导过他,然后他按部就班地拼了全力如了愿,然后又发现前人的一些“经验”是不可取的。可惜我没法问他,他已经被看管起来了,也就无从去和我的长辈十分认真的就这个问题做个纠正。
对于官场之类的,不抱什么希冀,因为从小没这兴趣可言,倒也不那么排斥,因为它的存在并不是为了给“敌对”做修饰的。有时候看着那条被污染了的丹河,想着要是去苏州长住,那多好,可是要满足了这个愿望,看到了国外的广告,夏威夷某某地某某,会不会又想着移民?这一直没有答案,也不想作答。
回到现前,烟气还在弥漫,屋外的雨吻在手掌心里,滴滴清凉,越发有满足感了。喜欢这样的小满足,春季里守望麦田,骑着脚踏车在柳絮里穿来穿去,夏季里吃香甜可口的玉米,在小屋外燃香祈福,秋天去山林散步,摘果子,冬夜暖暖睡去,晴天下观远岫、望浮云,阴雨天看书闻一场带着燃香味儿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