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杭城冬已深。原本熄了灯,拥书而卧。半梦半醒间,忽听得窗台滴哒之声,时而急骤时而疏漏,敲打着窗棂。起初以为是梦,然凝神细听,却是夜雨来袭。平日里下雨,断是听不到雨声,恐是自己顾念着书中人的命运,上床前忘了关窗。
披衣起床,撩开窗帘,果有一窗半开着,急雨斜来,夹着寒风拍打在玻璃和窗台上,夜风掠进来,霜刀般令人寒噤一凛,忙伸手关上。瞬间,雨声猝然被隔绝于窗外的夜色之中。只那窗玻璃上密集的雨点,肆意往下流淌。
恍若一帘泪,无奈与君别。
隔窗望去,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南宋御街,所有商号门前的马灯、红灯笼在雨幕中朦胧如画,无根地飘摇,想白日里人流如织,车水马龙,此刻于冬夜的冷雨里,竟寂然犹若宋朝一落寞女子。
古来旅人多悲秋伤春,对风沐雨,饮泣嗟叹。而侬本是多情之身。日前天涯羁旅,不论到哪一个城,总也无法将自己孤孑的身体融入脚下的城市。这种不知终点的行走是所有飘着的人意象中执意的追求。少年时常站在长满蒲公英的桥地山顶上,看风吹起满空飘散的蒲公英,就想,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最终会飘向何方呢,在何处停驻、落脚、生根?
梦里总知身是客,这恰是旅人与生俱来的忧思。
杭州,是梦里无数次邂逅过的城。当目光与脚步真实地触及她的瞬间,竟生出相识已久相见恨晚的深情慨叹!她的温婉、娴雅,与世无争的静美之态,似一缕柔丝瞬然就契入内心深处的切口。或者这一切口一直以来就深藏着,它一直在等待一种怦然心动,来征服它无意识中驱使我们不停行走的蠢蠢欲动。这种心动,就是旅人冥冥中寻找的根吧。住下来,不觉已半年之久了,竟未曾真切地想起过几千里外的故乡。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雨丝儿催人愁。今夜这场朔风冷雨,忽地惊觉某些潜藏已久的情愫。
蜀南的故乡多秀竹。房前屋后,一笼笼,一片片,一山一湾,连绵如海。和风吹来,沙沙之音,若天籁悠鸣,透着空灵之美,寂静之美。当夏雨急骤而来,密集的竹林便是顽皮的孩子们避雨的天然屏障。严冬时,雨绵绵飘洒,竹林下厚厚的落叶依然干燥,拢一堆,用火柴点燃,红红的火光映红了孩子们欢愉的脸庞。那样的温馨,刻画在人生的起点之上,时光变迁了,依然醒目如初。
少年时,再听雨声,落在青瓦间,敲在蕉叶上,竹林里,沙沙沥沥,叶叶声声,皆是难言的空愁。是那时,就亦埋下了多愁的种子,和漂泊的根须。
多少年来一直不喜欢雨天。犹其秋冬的雨。萧瑟的天气里凭空新添愁绪。街是湿的,路是湿的,行人奔走的脚步是湿的,心就无端沉重,湿漉漉地滴着雨,或是泪,亦或都是
这样的雨夜,万人皆眠中我怎生安得!撑了离乡时平儿送的天堂伞,出门。杭城冬天的寒冷,出于意料之外。顺海而来的寒风侵彻骨髓,疯狂地将藏于羊绒帽下的长发卷起,深黑大衣包裹里的身体有如单薄的纸在风雨里瑟索。街上行人寂寥,匆忙来去。有几幢楼里透出温暖的灯光,桔红色窗口里,是怎样的和乐融融温香软爱?数着脚步,雨声落在被街灯拉长的影子里,凝噎,无语。
初来时正值盛夏,万树千荫,绿意层峦,西湖碧波倩影,游人万紫千红过。我独爱穿梭于古旧的青石巷弄。阳光斑驳的巷弄,一道道一条条,映画着我红鞋子蓝衣裳的身影,映画入光阴的肌理,再也抹不去。此刻已隆冬。足下暗绿的苔藓,一步一步,通向历史的蹉跎,密密的、细碎的爬山虎和蔷薇,静静地爬在两侧的高墙,风掠过,沙沙然摇曳在时光的阴影里。在这样的时候,时间会停下,世界会停下,思绪会停下,一切,静止在风起云涌的回望里。那丁香一般的姑娘,在这个巷弄里走失了多年?是否还有诗人,徜徉在结着愁怨的雨声里,向着深巷的尽头怅望?踏在石板不时汪着的积水里,似踏入前朝楚歌旧梦般灵婉空寂,千千结怨。
“客要到哪里去呵,客要到哪里去!”雨小了,风依旧疾,伫立巷口,想起陈孝敏老师这两句深情叹息,茫茫尘寰,飘零的灵魂终要何去何从,停下的脚步又能驻留多久?
风一阵紧似一阵,似在催我回。我伸出手指触摸陈旧砖墙,青葱的叶子下结着厚厚一层枯萎的藤蔓,浅褐色的藤条紧紧附在墙上,雨把它们淋湿了,爬山虎细细的小足依旧牢牢抓住经年的老墙,任凭风雨残摧。这样的相守,这样的痴情,可是在印证最初的诺言?青砖越来越老,藤蔓越织越多越密,年复一年,直至永生?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生命之途如雪落青冢,繁华转瞬掩埋,也如澎湃之水绕黑山奔腾而过,尽头无终。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于右任老先生写这首情深意切的哀歌《望大陆》,是因了他知道至死已回国无望。这种无望,是万千鸿鹄生涯的羁旅之人最痛的忧思啊!
我是如此渺小,沉没于草根怏怏大梦;我无国殇。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种子,苍茫寰宇辗转中,飘落于江南的小巷。或许从此,在水这方,停顿理羽,修身养息。
往事明灭;蜀南啊,容我于深冬的雨巷里望你;容我思念的藤蔓,抓住你渐次老去的容颜;
今夜,莫弃我于异域冷雨,弃我于异域冷雨兮,望我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