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非过也”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至理名言,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而为“宽容”提供了依据,但这似乎是大人们的事,而对小学生来说只有服从的份儿。如有一则小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学生调皮,被老师警告说:“我要告诉你爸爸!”这个小学生悄悄地说:“你做了错事,我也要告诉你爸爸。”老师火冒三丈,把这小学生揪到办公室,命令写出深刻的检查。小学生写道:“同一告诉爸爸。”老师看了这检查后,手指着学生的鼻子说:“看看你,连“同意”的“意”字都不会写,竟写成了“一”字,不告诉你爸爸能行吗?”这小学生又反驳说:“我没写错,是说咱们一块儿告诉我爸和您爸。”这下可真把老师的鼻子气歪了,跺着脚儿说:“朽木不可雕也!”——这则幽默的小故事大概想劝告为师者,不可低估了这些小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谁敢说这小学生将来不是个人物?他们和大人一样,渴望宽容!我们成人常常倡导宽容,而为什么就不能宽容一下孩子呢?哪能动不动就写检查,甚至休罚呢?
所谓宽容,就是要宽大、宽松、不计较、有度量。当然这“不计较”,不是不管不理,任其发展,而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疏之以导的细致工作。要承认小学生的行为往往具有盲目性、偶然性、情境性、易变性等特点,其过错的严重性一般发展不到品德不良的程度,只是由于认识水平低,缺乏道德经验造成的。所以有时形成了不良的需要与好奇、好动、试探、模仿等心理,从而导致了某些过错行为。这就需要老师理解和宽容,万不可抓住辫子不放。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也有一些例子:比如有的学生背地里偶尔叫了老师的名字或偶尔在一次作业检查时,红着脸声称自己的作业做好了,却又拿不出作业来给老师看等,教师都不妨宽容他们一次,以后改了就是进步。相反,如果老师看重尊严,看重权力,注重惩罚、简单斥责,命令强制什么的,常会导致教育的失败,甚至严重地挫伤学生的上进心,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宽容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的,它是以敬业爱生为出发点的,通过情感交流,达到情感共鸣。心理学揭示的规律告诉我们,教师的教育不是单向流动,而是要通过老师的教育行为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再由体验产生相应的行为来回报教师。一旦作为施教的教师与受教育的学生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教师就会得到学生的信赖,这样就为学生乐意接受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学生在受到理解时,学会宽容,在得到宽容中学会大度——这是构成健康价格的重要素质。在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过程中,从而实现提高国民素质的目的——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日志。
教师,要学会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