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黎明、每个夜晚,他都在听着这首《难忍的悲》,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走出这抑郁的情结,这是她最后留给他的。
弗洛姆说:人们所产生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他们正是因为曾经的孤独才有了彼此的吸引和依偎。他相信他们是相爱的,但在这种亲蜜的关系中,他们却迷失在爱里。
他感觉她的爱就象一张网,那么让人窒息,他选择了逃避;她感觉他的爱就象一片云,那么飘忽不定、难以把握,她选择了追赶。他爱她,但他厌烦这种束缚、更有她的以死想逼,他让自己放逐在酒吧,他让自己呆在孤独里,也把她留在孤独的黑暗中。他以为这样是对的,他认为这就是对她的爱。
她在拼命、他也在拼命,直到精疲力竭。她无法让自己后退,她就在他的疏离中,读出了他的不爱,她放弃了生命,留下他独自品尝那份《蓝色生死恋》
西方近代的心理学认为早期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
她的父母都很爱她,但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却很紧张,经常吵架,多次提出离婚。她每天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会不会离婚,她不愿失去父母中的任何一个人。她也就是在这种时刻害怕失去父母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安中长大。
而他是在妈妈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的情况下出生的,他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母亲对他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他,打骂也是家常便饭,并要求他除了照顾弟弟妹妹外,还要承担很多本不应是他的家庭责任,因而使他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他们双方的童年经历,造成双方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她从小在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这决定了她在恋爱婚姻关系中必然会不断寻找小时候从未得到的安全感。她会不断地要求对方做出对爱的许诺和保证,以满足她对安全感要求,她对依恋的需要成为其依恋型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当她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她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她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如果对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唤起她在童年时不安的体验,于是她就会变本加利地要求对方的许诺和安抚。一旦对方不能满足她的这种要求,她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有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怎么生活下去,如同小时候对失去父母的恐惧是一样的。
他童年的孤独,随着成长而成为他回避型人格中的基本特点。虽然他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他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他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他有着骄傲“独立性”,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他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浮出水面。他厌恶或害怕过多地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因为这意味着他失去自由,又回到了童年的生活中,因此在她的不断压力下,他选择了逃避。
其实,他们完全可以这样来爱!
爱主要分为爱和被爱两部分。爱的能力是发自内心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和行为,而被爱的能力是积极的一种接纳和享受。没有爱的能力,会在爱情即将来临的时候,陷入要不要对他好的心理冲突中,或者付出爱之后容易产生后悔和愤怒等困扰。没有被爱的能力,会象一只刺猬,警觉机敏,内心渴望被爱,但又拒绝爱,远远地看很可爱,但无法真正接纳别人给予的爱,所以大多时候只有自己的默默地坚强着。
有爱的能力,就会在满足自己爱的需要的同时收获到心灵的营养;有被爱的能力,就是能够打开心灵迎接阳光进来的能力,当别人爱你的时候,你不会让他受伤,还能享受其中的幸福感。
对于因为过去的心理创伤,而导致的没有爱和被爱能力的人,心理学家给予的建议是:
获得爱的能力:爱是自己的需要,爱是一个过程,你所要获得的东西,在你爱他的过程中就已经获得了。如果喜欢上了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之后,我们就去享受爱的过程,不去设定更多的“花期”,就会真正做到爱的幸福。
获得被爱的能力:先通过心理学给自己疗伤,让自己的心活过来,心活过来了,才会真正的强大。最柔弱的就是最刚强的,让自己拥有一颗刚强的内心,柔软如水的外在才是最有被爱的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