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每年的“七夕”,我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秦观诗人的这首《鹊桥仙》,然后,独自反复吟诵,吟着吟着,思绪总会随着那一缕淡淡的月光飘然而去……
我小时候,跟着父母住在乡下农村,每到炎夏季节,全村的大人小孩都会聚集到一起纳凉,那个热闹的场面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从村里的爷爷奶奶或伯伯婶婶们的口中,听到了诸多民间广为流传着的感人故事,如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和许仙等等。这些美丽的爱情传说,像一首一首美丽而纯洁的诗,在我幼小的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从此,我便爱上了这个偏远的山村,爱上了这些纯朴的乡民,也爱上了那个朦胧中的中华民族。
那晚正好是“七夕”,我在听了牛郎织女的故事之后,久久沉浸其中。那时,我是多么想看看那相隔遥远的两颗星,是如何走到一起去的(听大人们说,七夕之夜十二点准时这两颗星会聚拢在一起),我于是一直瞪大眼睛仰望着天边那两颗星,期盼着十二点快点到来,只可惜我每次都在十二点到来之前就已朦朦胧胧地睡着了,因此,也便一直都留下那么一个小小的遗憾在心里。
时隔多年之后,我又迎来了一个很特别的“七夕”。那时,我刚从学校踏入社会,正处在人生的转折时期,心绪十分复杂而烦乱。最主要的是,我与热恋中的她已暂时地分开了,一南一北默默相望着。此时,我们都在为工作和那个不可知的未来而发愁。
那夜,我独自一人倚窗而望,在明亮的月光下,仰望着那满天的星斗,很快便找到了那最熟悉的两颗星——牛郎星和织女星。当时,我一直在反复地吟诵着心中的那首《鹊桥仙》(这是我当时最喜欢的一首古诗),任两行清泪湿了衣襟。
明月西斜,我才慢慢回到桌边,铺纸提笔,把这首诗完完整整地默写在纸上,并写下了一封情感洋溢的长信,准备第二天把它们一起寄给远方。大约也就是从这时候起,这首诗便悄悄植入了我的心中,让我终生都不能忘记,因为,它让我切身地体会到了它的思想意境和深刻内涵。
后来,我们有幸走到了一起,便常常在七夕“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谈论着我们那年七夕时的惆怅)。当然,我也时常跟她谈起我儿时的乡村和儿时的七夕,谈起当年听那牛郎织女故事时的情景,谈着谈着,我总是会看到她的眼角闪动着泪花。我想,她也许是被我所说的那些乡村旧事所感动,也许是为我们终于走到一起而高兴,抑或是为那牛郎织女故事的凄美而动容。我不得而知,几次想问问她,但终究还是没有问出口。
如今,村子里当年讲故事的那些老人都已相继去世了,而我,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也已背井离乡多年。每年的七夕,我的思绪却总是随着那个悲凉的爱情故事,回到那个“遥远的小山村”,回到儿时的岁月,回到当初听那些故事的神秘境界中去。
当然,令我深感庆幸的是,如今身边有人陪着我一起漂泊,所以不觉孤单;有人和我一起共度七夕,一起分享往事,所以不再寂寞。
时间如流水一般,转眼之间又到了七夕。
今晚,我把自己整个的身心全都沐浴在这柔美的月光中,思绪便像一只美丽的白鸽,在那些往事的丛林里自由翻飞。
今晚,我要置身于这如水的清风里,去感受生活中的欢乐和忧伤,去品味那天上人间的思念与无奈。恍惚之间,我仿佛听见有人在耳边轻轻吟唱:“……清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