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姐姐打来电话,说姑姑去世了。我听后,只是心里一沉,却并没有觉出大的伤感。年前,回老家的时候,我曾和哥哥弟弟们一道儿去看她,那时她已现出瘦弱不支的光景了。六十来岁的人,刚经了大手术,虽然勉强能下地走动,但已似残烛当风,再禁不得一点点的冷雨。她见到我们,自然是高兴,先是说些宽慰的话,到后来提到我过世的父亲,又禁不住落下泪来。
到现在,不觉半载已过,按姑姑那时的话,她能捱过那个年关,已属贪活了。这几个月虽然幸得延命,从儿女那一面说,自然会多些守着母亲的欣慰,但于她自身,无非是平添了病痛的折磨。我每每遇到这样的病患,看见他们皱眉受罪的样子,心里总会想,不如早一些去吧,省得末路穷途中,再无辜经受不忍。我总以为,生命固然不必活到奢靡,或者就是素简些也无所谓,只是不要活到太不像活的模样,否则,在残喘中紧拽着恋世的稻草,于病痛中辗转于死神的魔咒,岂不辛苦有加,倒不如一时间闭眼去了来得轻松,到末了还能顾及一些活着的尊严。
其实,以姑姑这样的年纪,尚算不得垂老之年,尤其在城市人当中,正是儿女已成,百事不用挂心的好时候。似她一般大的老太太,大多早上起来,会到公园里面散散步,遛遛狗,或是练练剑,打打太极。有些较为时尚的,还要染黑了头发,甚而描眉画眼,跟着音乐跳起慢四。她们生就的出身,固然不可选,即使是落到后续的希望上面,似姑姑一样的乡下女人,也完全不能与之匹敌。一个是读书升学,找个好单位,然后嫁给一个好男人,让他一辈子听自己的话。一个是受父母之命,早早出嫁,找个粗鲁无知的乡下男人,怕他一辈子。同为女人的她们,看似活在一个世界,其实是两个互为不通的天地,也幸而是这般的不通,否则,像姑姑这样的女人,若想起这一生的自己,不知要多么辛酸不已。
若同姑姑比起来,更感辛酸的恐怕是我的母亲。她四十五岁因病离世,该她所受的苦,趁着年轻,一并全然尝够,该她所享的福,却一点也没有。临走之时,只是托付给成家不久的大哥一句话:“要记着,你有自己的孩子,你也有自己的兄弟。”那年,我尚未成年,我最小一个弟弟,刚上小学。母亲到最后也没能穿上一件对襟的衣服,她所有的只是一个浅褐色的头巾,和几件偏襟盘扣的灰色布衫。姐姐作为她的长女,每说起母亲,总要噙了泪同我们说:想到娘这一辈子,心里寒得慌。
女人天生都是爱美的吧,喜欢守着家,希望一生平和宁静地去生活,但对于母亲那一代的女人来说,这只是罗星摘月般的奢望。她们不知道无聊,不懂得风雅,更不知道口红与香水,摆在她们面前的,永远是干不完的琐事和望不尽的难处。她们的粗布衣襟上,只有挥下的汗水,哺儿的奶渍和泪水风干的盐渍,她们似百草一样,在秋风中枯萎,在冬雪中深埋,好似不记得曾在这个世上,有过自己的一生。
现在,若想起她们的模样,正该是苍茫暮色下,那一个瘦弱的影儿,站在那里,没有欢快,没有伤感,没有可以辩认的颜色,如同一株可有可无的草木一样,不久就会淹没进深沉的夜。没有人记得她们曾是一个女人,曾是一个女子,只有一抹带着霜味儿的斜阳,暖着她们粗疏的衣襟。
我知道,时光与时代,都不肯记住她们,因为她们过于平庸。如今我愿意在百无聊赖中为她们抹上一笔,也只是因为她们之中有我的姑姑,我的母亲。